
企业管理:集团战略管控之战略管控环境建设
战略环境包括企业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三部分。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中观环境就是整个行业趋势,政策,竞争结构,竞争动态;企业微观环境又可分为行业性质、竞争状况、顾客、供应商 […]
企业战略训练营
战略环境包括企业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三部分。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中观环境就是整个行业趋势,政策,竞争结构,竞争动态;企业微观环境又可分为行业性质、竞争状况、顾客、供应商 […]
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名声,来源于他的《战略家的思想》(The Mind of Strategist:The Art of Japanese Business,台湾译名为《企业参谋》)一书。这本书,据说在日本是理工本科生毕业前的必读 […]
集团公司如何管控?管控模式的选择应该以什么为标准?管控模式的制定需要从何入手?要解决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司战略目标。因为管控体系的建立是以完成集团特定的战略目标为目的的,它是为实现集团的业务战略目标服务的。所以,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 […]
广告就像传说中的“容颜不老术”,在不断变换中承诺着“青春永驻的谎言”。让人死心塌地地相信这“谎言”的恰恰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那种“精神”。所以,广告再变,品牌精神不能变。 “法奇那”(Orangina)是法国第二大饮品,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 […]
多方原因导致了2008年业绩下降幅度略超预期。2009年将再度下调四成左右的盈利预期,但它仍是全球资产收益最高的船运公司之一 投资者报(记者刘秀丽)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净利润53.73亿元 […]
——集团管控的运营管理体系 如何将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有效统一,是困扰多数企业的问题。运营管理通常被人套上了各种不同的帽子,而事实上也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市场要求千变万化的运营模式,而我们通常用“ […]
摘要:山东钢铁集团的整合之路并不平坦,从06年“呼之欲出”到08年初最终挂牌,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客观的评价,在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低,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是大势所趋以及产业政策鼓励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三重背景下,仁达方略认为山东钢铁集团 […]
在另一种市场细分方式,即按照顾客覆盖面进行划分时,大前指出,这种方式通常来自于对市场费用和市场覆盖面的权衡分析。这是典型的经济学方法,市场费用一般都是由为了渗透进目标顾客群所要求的速度和幅度所决定的。在市场成本—市场覆盖率的关系曲线上,总 […]
三位一体并非整合之道 集团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三维的模式,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要想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必须进行“两个设计”。一是管控模式设计,管控模式不同意味着治理方式不同,集团对下属企业业务的参与程度不同。二是组织结 […]
联想要离客户更近一些。 3月25日,联想公布了新的组织架构:成立两个新的业务集团,一个为成熟市场集团,专注于成熟市场客户,由现任高级副总裁兼EMEA(欧洲、中东、非洲区)区总裁MilkoVanDuijl领导;另一个为专注于新兴市场客户的新兴 […]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顶尖的“战略性技术”定义为在未来一到三年里最有潜力深刻影响中国商业和经济的技术。产生这种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点:创造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给商业带来重大改变;引发巨额投资;如延迟采用该技术将面临极大的 […]
大前研一以研究战略而出名,另一个在名气上丝毫不亚于大前的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则对战略管理进行过认真的梳理。在我们对大前研一的学术贡献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先看看明茨伯格的论证。 明茨伯格等人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用了一个众 […]
很早即确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并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一目标,造就了高盛。业务的综合性、全球性让高盛能够即使在某些业务衰退的时候,另一些业务能够迅速发展,从而保证公司整体的快速增长,并成功经受住一次 […]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亚洲博螯论坛上发表讲话,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 国际金融危机 […]
日前吉利汽车在浙江临海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内召开了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首次以图片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旗下上海英伦品牌的高档豪华轿车GE,也就是之前流传的吉利“小劳斯莱斯”。据悉,该车车身长度达到5.3米,轴距3.1米,外形及车身尺寸和劳斯莱斯幻影 […]
我们现在衡量一个企业家或高级职业管理者时,常常以学历、技能、工作经历、人脉背景等作为对其能力的判定标准,但是,用这些指标去衡量一个将才,即工作性质以技能为主的员工还算适合,若是用这些指标去衡量一个企业的领军者或决策层领导者,就不再那么有 […]
项兵/文 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 在2006财年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110亿美元),其中,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接下来的2007财年,华为再 […]
改造管理 任正非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改造华为内部管理,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他甚至强调,(干部)“要把生命理解成一种灵魂和精神,要将这种灵魂和精神注入到管理中去。没有这种精神的干部都要下岗。” 一部起草3年的《华为基本法》在 […]
任正非认为,管理变革的困难真正出现在“体用之争”层面。华为引入IBM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纯粹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公司内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过去的华为式”的。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维方式在员工层面形成了“体用割 […]
华为在21世纪初的几年内持续优化自己的管理,这包括建立起执行管理团队(Execute Management Team)、针对全球50大运营商建立一对一的全球系统部、整合产品线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