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款新车发布需要在线直播,于是吉利就自己组建了直播平台。万万没有想到直播刚刚开始,服务器很快就宕机了,因为在线观看直播的人爆棚了。这件事情让吉利高管团队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迫在眉睫。
3月29日,《经理人参阅》记者在深圳某峰会上聆听了吉利集团CIO丁国祥分享吉利的智能制造理念和数字化转型思考,作为吉利汽车负责数字化转型的负责人,他正带领着吉利的IT团队通过IT系统建设、互联网营销服务、智能制造等领域索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之路,设计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小编整理出其中的概要分享给大家,相信吉利的数字化探索能给其他制造企业更多启迪和参考。
第一阶段,业务的起步时期,信息化系统主要为了支撑公司的各项业务,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在这个期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首先,吉利董事长于2002年推动实施了SAP的ERP系统,把信息化定位于国际水准;其次,2004年流程再造和全面信息化彻底夯实了吉利信息化系统的基础。
第二阶段,业务走向成熟,公司各项职能规划也基本定型,这时SAP实施进入深化运用时期,并在制造、研发和营销领域部署了业内领先的专业化系统。信息化能力在各个主要业务领域得到了普遍加强,MES、PLM、DMS等主流信息化系统得以部署,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阶段,随着产品线日益丰富、业务规模逐渐变大以及国际化发展起步,信息系统要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支持业务模式的创新,支持企业国际化,支持企业的高效、敏捷运作,支持企业的数据化转型等等。在这个时期,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内的新型信息化技术,转变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业务创新并驱动业务模式转型,从而提升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云计算的作用
在云计算时代,计算资源将变成一种公共设施服务,不管IaaS、PaaS,抑或是SaaS,都代表着最优化的资源整合和协作方式,代表着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此外,云计算带来的好处还有低成本、按需使用、快速反应、零运维等;云也代表了一个生态圈,企业上下游在这里可以完成更多资源共享与互补,共同成长。
吉利的新车型平台的营销系统被命名为CEP,即客户融合平台,希望借信息技术将客户融合到业务生态圈,使用企业能够与市场实时互动,时刻把握客户的需求、想法与偏好,从而更好地引导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转型销售模式、服务模式、产品的使用模式,将诸如社区商务模式、共享经济模式等其他行业和消费领域已经发生的互联网赋能在汽车业逐步实现。
这个过程有两个难点:
首先,员工需要经过从传统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企业需要管理整个业务转型中发生的各种冲突和风险,从而实现平稳过度;
其次,对于IT而言,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人才的短缺、工作模式的转变等都是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四步实现智能制造
通过吉利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企业上云之后,必须采取以下四步措施:
1、企业的整体架构需要重塑,需要考量企业架构的价值交付、用户体验和技术重要性认识,借助技术红利,嵌入产品和服务,从系统生态与开放性以及可持续性来构建。充分利用社会化、公用化的资源。在汽车制造方面,吉利制造基地大量采用了工业机器人,建立自己的智能制造系统,把工厂中的设备进行联网,收集制造环节形成的数据,从而进行具体分析。此外,吉利还使用了数字装配、工艺仿真,线上模拟、线下制造双轨并发。
2、业务数据可视化倒逼迫管理改革和企业信息系统改进。吉利汽车将业务数据全屏展示,推送移动端查看,提升数据带来的洞察力与决策力。
3、以客户为中心规划信息系统和业务生态,考虑企业外部用户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化需求,以数字化手段去实现更智能的发展。为此,吉利汽车整个营销平台做了优化升级,借助公有云平台和电商资源,打通吉利汽车的数据,构建有价值的大数据分析,提升业务分析的效率和价值。
4、多维度多渠道的数据分析,促进研发、客户服务、合作生态的进化,发挥出数据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吉利公司在研究院组建了车载联网技术部,启动了面向未来2020-2025年的智能网联平台化产品,同时还与多家公司在自然语言、智能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智能互联新兴技术上达成合作。
制造企业一旦平滑地实现了云计算的部署与应用,不久的将来,将会从传统制造奔向数字化创新制造。作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在有效供给产业集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改革的主力军,借用智能化平台实现智能生产已是制造业共识。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