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杨元庆如何带领联想转型?

时代周报记者 王媛 发自广州

逐年增加研发费用

遗憾的是,PC的辉煌故事并未再一次重演,联想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依旧拖累公司盈利水平,尤其是在中国区的表现。数据中心业务方面,营收贡献约为9%,由于尚需更长的转型期,2017财年第三季度营收下滑20%至10.5亿美元,亏损0.94亿美元。

移动业务方面,2017财年第三季度营收下跌23%至21.85亿美元,除税前亏损1.12亿美元,去年,联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下滑26%,市场份额下跌1.6%降至3.5%。来自HIS的数据显示,去年华为、OPPO、VIVO分别以1.39亿台、9500万台、820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前三,联想手机全球出货量则为5000万台,位列国产第六。

仅仅在5年前的2012年,联想在中国市场曾拿下11%的份额,仅次于三星之后,当时的华为市占率为8.7%,2013年,联想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到11.9%,时任联想移动事业部总裁的刘军甚至喊出了要超越三星,称霸中国市场的口号。

然而到了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凭借粉丝效应和电商渠道异军突起的黑马小米,以接近200%的增长率超越三星,凭着12.5%的市场份额坐上头把交椅,联想则以11.2%的市场份额位列国产第三。这一年,联想花费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买下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令其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6财年中期报告中,联想集团出现了高达6亿的史上最大亏损。亏损主要原因是重组摩托罗拉产生的5.99亿美元费用,以及清除手机库存产生的3.24亿美元费用。这一年,联想手机排名跌出5名开外,同一年,OPPO、VIVO开始发力,分别以8.1%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市场第四、第五的位置。

在外界看来,过去联想过分依赖于运营商优势,既错失了以小米手机为首的互联网风口的崛起,也缺乏OPPO、VIVO等厂商多年来在线下渠道深耕的优势。在市场嗅觉和用户思维上,联想同样缺乏先知先觉的本领。在国产手机激烈的红海血拼中,不管是产品、渠道还是品牌,联想皆被竞争对手甩下。

“中华酷联”中也仅有华为及时抓住了机遇,主动求变,转换打法,从2B模式及时转变到了2C模式,同时在产品技术上发力,撬开高端市场的大门,研发上不惜投入,在海思芯片上甚至可以忍辱负重十数年。

杨元庆也深知,产品是根本。2016年初,杨元庆曾对联想研发支出过低的指责公开强调:“2009年接任CEO之前,联想的研发支出的确算不上太高。但是我接手CEO之后,联想每年的研发支出都是大幅度地增长。”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联想财报数据显示,在2009年之前,联想的研发支出一直维持在2亿美元左右。2010年起支出开始上升,2014年联想研发支出为12亿美元,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为2.6%;2015年14.91亿美元,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为3.3%。

力争翻身仗

实际上,柳传志曾抛出著名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管理三理论,而“搭班子”“带队伍”无疑是联想实施最频繁的。为配合变革目标,联想在过去两年多次进行了组织和人事变动。

2015年6月1日深夜,忍无可忍的杨元庆连夜突发公告,神奇工场原CEO陈旭东接替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原总裁刘军的职位,刘军这位在联想服务了20多年的老兵意外离去,被业界认为杨元庆对于移动业务的困境已经失去耐心。

杨元庆甚至直言“有些人,拿榔头敲都敲不醒,太慢了,错失机会。”

杨元庆对联想移动原有团队的不满溢于言表,其在该年6月3日的内部讲话时指出:“今天的状况,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用过去做事情的经验来做新的业务,我们在PC上的成功经验,想用在手机上,也正是这些根深蒂固、深入到基因的东西,造成了今天的结果和状况。”

到了去年11月,彼时距离“救火队长”陈旭东接管中国手机业务不到一年半,杨元庆继续宣布重大人事变动,原联想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乔健接替陈旭东,出任联想移动中国业务负责人、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陈旭东接替因个人原因辞职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岩,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

实际上,外界对于杨元庆大胆任用不了解手机业务的乔健充满疑虑,杨元庆则在发给联想员工的内部信中如此解释这一人事更迭:“旭东已经成功让中国手机业务企稳回升,确定了明星产品战略;乔健接棒旭东管理中国手机业务,将借助她丰富的国际运营整合和营销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全球协同效应,在中国市场聚焦资源,持续发力,打赢这场手机攻坚战。”

果不其然。今年2月份起,乔健便开始对外展露了她超强的人事手腕,先后挖来5位业界高管加盟,甚至不啻于乐视的“挖角潮”。

短短两个月内,戴尔原中国市场部总监陆旻轩出任联想副总裁,负责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业务的品牌营销和推广工作;三星电子原高管姜震出任联想MBG副总裁,负责移动中国业务的产品策略及产品管理;此外,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原总经理虞杲、中国电信终端公司市场销售部原总经理朱涵、中国电信终端原总经理马道杰三位具备运营商背景的高管亦相继加盟联想集团。

对于这一人事任命,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谈道,即使现在运营商渠道出货相对减少,毕竟还是主要渠道之一,联想目前既没有OPPO、VIVO的线下渠道,又没有小米、荣耀在线上的知名度,主打运营商渠道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看来,对于国内市场,尽管困难重重,杨元庆仍然青眼有加。杨元庆此前在内部信中直言:“中国手机市场依然是必须赢的战场。”

在今年CES的采访中,杨元庆对媒体坦言,过去几年自己一直在努力的,就是要为联想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但是要让一个业务成为既增长又获利的业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投资、投入,建立关键核心竞争力的阶段。这两个业务就是智能手机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

“手机业务上,现在看来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竞争明显要激烈于海外,第二个是现在在中国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建,还需要一段时间,你可能会更早、更先看到我们在中国以外市场的成功。”

杨元庆亲自下场“种田”

去年年底,杨元庆在针对重大人事变革的内部信中曾提到,联想的战略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

对联想而言,所谓“碗里的业务”就是个人电脑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市场的领导者;“锅里的业务”是指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这是正在打造的新引擎;“设备+云”则是“田里的业务”,就是打造下一代智能设备和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两年,杨元庆看到了“设备+云”领域的战略机会。所谓“设备+云”,是指联想不再是单纯出售PC、手机和服务器的硬件公司,而要转型为一家为用户提供整合了设备、应用、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公司。毫无疑问,对于杨元庆而言,转型的目标很明确,在移动互联时代失去的,要在物联网时代赢回来。

为了迅速跟上形势,补齐人力、技术资源,去年年底,杨元庆力邀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常务副院长芮勇加入联想,担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领导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与技术团队。芮勇此前在微软任职18年,拥有60项美国和国际专利,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芮勇表示,未来将会由人工智能驱动“设备+云”,而联想在这方面的布局已经非常全面,做到这样的公司在全世界也很少。

英特尔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及高级副总裁Kirk Skaugen,在英特尔任职24年,曾领导客户端计算业务,数据中心和互联系统事业部,亦受邀出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总裁,并直接向杨元庆汇报。

曾任柯达全球总裁、阿尔卡特朗讯知识产权执行副总裁的Laura Quatela,出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专注于实现公司的专利组合变现。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联想集团去年成立了联想创投集团,意在通过投资于创新型初创公司和探索新科技来推动创新。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联想创投投资于数家新的智能设备开发商,并于创投基金行业获得重要的认可。生态系统、云服务及包括早前收购项目中的消费电子业务等的其他产品,收入为3.35亿美元,对联想集团整体收入贡献为3%。

2016年12月28日,杨元庆在联想科技创新大会西安峰会上做了一番颇具“总结陈词”意味的演讲:“如果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次大的跨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的新跨越。智能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将经历新一轮的变革。这为很多中国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