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到来,催生出很多新型的商业模式,而黄太吉就是一个互联网餐饮很典型的例子。自2012年黄太吉火爆互联网,经历多次转型后,黄太吉现在面临的局面却显得非常尴尬。
营销过度,产品体验太差
黄太吉的创始人是赫畅,他曾经在百度、去哪儿、谷歌担任过品牌与用户体验管理工作,后创办两次数字营销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
2012年7月起,黄太吉开始了万花筒一般的营销技法:外星人大会、美女老板娘、开豪车送煎饼,一时红遍互联网。卖煎果饼子的黄太吉进入了公众视线,它被认为是中国新兴互联网餐饮典型代表。
赫畅通过微博发起活动、互动,在线上聚集粉丝,在线下门店消费粉丝,互联网只是营销手段,中间的环节还是靠人手工摊煎饼的制作方法。互联网的作用是导流,黄太吉比传统餐企思路广、动作大、配合巧,成就了最初的品牌影响力。
但不知道从哪天起,它终究还是被人们看透了,食客们尝鲜过后,还是选择了尊重自己的舌头,不再被眼球经济所左右。
作为餐饮行业,再多的互联网思维,也要回归到产品本质:口味、价格、位置。
不好吃,是黄太吉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从大众点评的用户评分我们就可以看到。黄太吉分店大部分评分都在3星左右,而同为互联网思维的海底捞火锅基本都是5星。
赫畅曾问到,好吃重要吗?
餐饮好吃不一定重要,但是不好吃就一定重要了。对一家餐厅来讲,好吃不好吃不仅仅是评价一家餐厅的标准,而是基本要求了。除此以外的还有服务、互动、打折促销等等。
营销胜过口味,慕名而去,味道一般,价格还不低,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用户被营销吊得口味高,吃后第一感觉却觉得不值。以互联网式的用户体验来思考传统美食,注重网络体验而不重实在的食品体验,真的难以说服大众。
多品牌运营,管理不足
煎饼果子较为流行的是北方市场,普遍被作为早餐。黄太吉把销售时间延长到午夜,希望把煎饼培养成午餐和晚餐,显然这类型的消费者并不多,无法被高频次地消费,对于餐饮业来说,这是最致命的。
眼看着黄太吉并不能打开局面,赫畅想到了多品牌协同,以黄太吉为领导,从来饺子馆、大黄疯小火锅、牛炖先生、叫个鸭子、幸福小冒菜等品牌协同,意图占领白领市场。
求胜心切的赫畅将门店地址都选在了CBD核心办公区,高成本成了命门。加上CBD可选择的餐厅太多,多品牌又分散了资源,人们的关注度很难从煎饼果子的认知中走出。
多门店多品牌的同时运营,又加上团队缺乏成熟的管理体系,黄太吉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转型O2O外卖平台,再次失败
传统模式的路子走不通,赫畅想到了转换商业模式。
2015年,赫畅宣布,其外卖“中央厨房”国贸CBD基地一号正式启动,黄太吉正式加入在线外卖的竞争。营收方式类似其他外卖平台,向合作品牌收取占交易额一定比例的平台费用和外卖物流配送费,此外也可以收取入驻品牌外卖产品生产费用。黄太吉的目标群体由终端消费者转变为第三方餐饮品牌。
早在黄太吉加入O2O外卖这个领域之前,这个市场就已经被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以及饿了么占领。想要抢占市场,比的就是烧钱、资源以及人才,比起这些巨头,黄太吉明显不具备任何优势。
合作成本高,商家纷纷出逃
2016年4月19日,黄记煌、仔皇煲、一麻一辣、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局气、很久以前、有饭等中国餐饮品类冠军品牌的创始人,就入驻黄太吉外卖平台与黄太吉创始人赫畅举行了签约仪式。
目前,在这8个签约的品牌中,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很久以前、有饭这4个品牌已经不再出现在黄太吉外卖平台的品牌馆。
据有关商家透露,黄太吉要求用黄太吉的配送团队进行配送,而黄太吉为商家代加工以及配送的成本转嫁给了商户本身,每单的抽成比例高达40%~50%,而且商家还要自行对终端消费者进行补贴。
目前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对于“大客户”,每单的抽成比例约在15%~30%,另外还会联合商户向终端的消费者进行补贴。相比之下,黄太吉外卖平台的低流量、高抽成,在多数合作商户看来并不划算。
黄太吉的代加工工厂成本高,不论是租金设备还是人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要扩张,资金的需求量就极大。但目前黄太吉的流量极低,第三方平台并未从中得到任何益处,商家纷纷选择了终止合作,必然导致黄太吉的资金来源成了很大问题。
本身不具备餐饮管理经验,外卖平台涉及的环节非常多,黄太吉根本无法应付大规模扩张后的经营问题。黄太吉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境地。
多次转型的黄太吉并没有像赫畅预想的那样顺利实现100亿元的营收,外卖平台的路上还没有畅通的时候,黄太吉又想往餐饮生态上做文章。我们无法预知这次转型之后的黄太吉会是怎样。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餐饮终究还是要落向实地。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