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小米概念手机MIX黄牛价风炒至2万的新闻在圈内引发了小幅度的刷屏。拜这条新闻所赐,今天的赖床癌自动痊愈。在确认该新闻的真实性后,一时间有点恍惚。在我的印象里,似乎上一起天价炒手机的成功案例还是iPhone 5s土豪金时代。而现在,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了小米上?对中国制造来说,幸福是不是来得有点太突然?
的确,NOTE 7机皇殒命,沉寂已久的智能手机界突然杀机四起,一次久违的集体沸腾终于来了。 最近“中国制造”一系列的表现值得被点个赞。
久违的真创新
锤子迷途知返,终于放下身段与友商们共舞;小米死磕高端,祭出了“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华为则野心勃勃,或将推出史上最贵的高端旗舰机。印象里只会跟随与盲从的中国智能手机突然集体变脸,那种对智能手机现状麻木与妥协的状态也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清空。恍惚之间,OLED柔性屏、双曲面屏、快充黑科技、即将量产的概念机…中国制造迎来了一次强势井喷
当然,也有人翻阅智能手机史,指出了上述的很多“创新”与“首次”并没有厂商所说那么的“创新”与“首次”,但我们依然不可否认,这已经是近几年来中国智能手机最靠谱的一次集体霸屏。国产手机们在做的,不仅仅是用自己的方式复活“NOTE 7”,更是在完成一次重塑。这次重塑的成功与否,关乎到那块原本属于三星的奶酪究竟鹿死谁手。
重新定位的勇气
锤子之变在于从偏执回归理性,小米之变在于终于拿出了创业之初为发烧而生的态度,华为之变在于挺直腰板到国际市场上直面苹果的勇气。无论怎样,一切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中国制造”终于在互联网尚未退潮之时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诺曼底登陆。对上述几大厂商来说,重新定位后的战果仍然是一个悬念。向死而生,或是向天再借五百年。
空前的媒体势能
与同样被期盼走向世界的“国足”相比,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们待遇要好得多。比如,媒体界就给足了面子,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起了“中国制造”:
《小米Note 2/MIX无缘印度 当地米粉失望》
《华为Mate9“坑”美国人决不手软,售价1300美元》、
《乐视手机空降美国 强势登陆挑战苹果三星》
……
要知道,如果把这些品牌放回到国内市场的舆论氛围中,多半是以批判为主的。比如抄袭、创新不足、专利问题、变现模式有待考察等等。总之我想表达的是,媒体圈的同仁们在区分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上干得漂亮,这种小我与大我意识可圈可点。
可见在“赚外国人的钱”这件事上,承载的可不仅仅是中国制造们的未来,国人需要一次扬眉吐气。
无论是市场意义还是民族意义,这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但“外国人” 的钱还真不好赚。先别着急拿“XX品牌已经在印度日销万台”之类的措辞回击我。因为我们所谈论的“走向世界”还真不是这个层面的“走向世界”。
前车之鉴:Uber们没有真正的“走进来”
进入跨国市场从来都是危机四伏的。雅虎、谷歌、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任天堂甚至是索尼,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屡屡碰壁的案例不胜枚举。唯一值得借鉴的大概也就只有Uber的激流勇退。
值得一提的是,Uber中国进军中国时并没有空降任何高管。2015年柳甄加盟Uber时称,同于全球其他市场,Uber在中国采用的是完全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架构,服务器、数据都在中国境内,经营管理方面也一直在尝试本土化。
一边是以“烧钱”这种入乡随俗的方式加入中国市场出行大战,一边是美国等市场开始盈利,Uber的两面派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并非Uber愿意轻易放下“生而骄傲”的自豪感,而是面对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时的敏锐判断力。 事实上,Uber的自知与果断比起那些一条路走到黑的外资企业来说不知道高明多少倍,更不用提最后那体面而富有远见的退出。
在我们的游戏规则里,Uber算不上胜利者。但是在外资企业视“利润”为生命的游戏规则里,Uber的输赢就仁者见仁了。
我们也没有真正的“走出去”
同理,当中国制造的新锐力量们满怀信心的走出国门时,到底能不能明白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道理?中国市场那套玩法,真的不一定能行。当出现“国与国”之间的跨度时,任何基于市场层面的成功都会变的不可复制。中国市场那套“要规模不要利润”的打法能在国际市场上走多远,还是一个谜。
事实上,中国制造早已尝到过“走出去”的甜头。一段时间以来,“劳动人口红利”让中国制造在世界舞台上风光无两。从2001年9 11事件后到2011年的“黄金十年”更是成为中国制造的集体狂欢。加入WTO后,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贸易大国。随着人口红利的拐点到来,“中国制造”价格优势渐失,和外资企业回归同一起跑线后的中国制造又该何去何从?
作为全球最成熟的消费市场之二,欧洲和美洲成为了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梦寐以求的出口目的地。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1-7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121.1亿美元。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2517.3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3%。截止到7月,中国依然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单看市场层面,欧美等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这些极度推崇“合约精神”,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中国制造危机四伏。记得几年前,某大型乳液公司发言人曾经在公开场合指出“卖给香港的牛奶保证比大陆的好”,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注意,这并不是一个段子。
我无意重新拾起这句话,以及它所引起的舆论风波。相反,我倒认为这种思路反映出我们想要“走出去”的进取心。想用“区别对待”赢得市场的逻辑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是企业公开耍流氓那就不对了。
很多中国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了“区域有别,规则有别”甚至愿意主动去接受这些新的游戏规则,所以说上述案例,我们就权当这家企业发言人“心直口快”惹的祸。但我有一个疑问在于,把“好东西”统统拿出去的中国制造们究竟盈利了吗?
“右派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表现还是比较乐观的,比如我们对美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但是要明确一点,我们的顺差来自于机电产品、家电玩具、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以及一些轻工产品。显而易见,我们的出口优势主要还是围绕着“价格”。而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常消费用品,科技产品等高利润领域,美国对我们的准入门槛依然尴尬。除去一些政治原因,西方世界对利润的执着依然远超我们的想象。“中国制造”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而是在获取利润这件事上挺起腰杆。
除了盈利问题以外,中西方国家社会形态不同所导致的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暗中脚力早在二战后德国解体后便已经开始,曾经的东德算是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而西德则是走资本主义路线。两种制度的胜负虽尚没有定论,但长久以来各种以之为目的的运动却在不断上演着渗透与反渗透。而眼下,美国政局之变是不是新一轮民粹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崛起还没有定论,中国制造会不会成为其中的牺牲品,更是一个最大的悬念。
为今之计当如何?
策略一:逆向思维瞄准国际到访游客
芬兰的贸易是一个例子。近年来,赴芬兰旅游、考察、过境的中国人迅速增加。2015年前往芬兰旅游的中国人突破18.19万人次;芬兰机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抵达、过境赫尔辛基机场的中国旅客达30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了50%。从2016年夏天开始,赫尔辛基机场陆续推出一系列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项目,其中包括增加中文标识、设立中文向导服务台、开通中文微博、客户端等,意图非常明显。
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最新报告,中国2015年的国际游客到访量在全球占据第四位。那么“中国制造”大可以在国内反其道而行,想把产品卖给外国人并不一定非要走出国门。
另外,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的调查,中国游客2015年的开销达到2150亿美元。如果可能的话,中国制造或许有机会帮中国甩开“全球旅游消费领导者”这顶帽子。
策略二:搭上专业跨境平台
接受新的游戏规则、融入新的市场、接入新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的三大必修课。但是一向善于变通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后却失了水准,很多知名企业都曾因此吃了闭门羹。也正是如此,催生出了一批提供类似服务的跨境平台。从上一波跨境电商的妖风中,刮出了一些专业的顾问型公司,国内的敦煌网、大龙网、猪八戒网之类为企业都是类似的套路,一方面在国外与物流、卖场类企业合作,一方面帮国内企业实现出国铺货。
但真正需要探讨的是,“中国制造”们究竟愿不愿意接受外国市场的玩法?如果心不甘情不愿,还是执着于国内的玩法,那么我相信,最终的解决无非是多出几个“前车之鉴”。
策略三:通过资本运作开个挂
眼前的例子就是乐视。今年七月,乐视控股旗下子公司乐视全球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发布会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本土第一大电视机制造商VIZIO。
此前媒体报道称:在销货渠道上,Vizio拥有固定而多层次的合作伙伴。Vizio先从山姆会员店(Sam s Club)和Costco Wholesale等会员制量贩店打开市场,建立起高品质的品牌印象,随后逐步向两端拓展,既与货物流量巨大的Sears、Walmart、Target等百货商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不放弃百思买这样的高端家电专营店,通过寻找品牌代理人、增加区域性小型销售商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将销售点遍布北美,保证了充足而良好的销货通路。
可想而知,收购这么一家浑身都是销售渠道的外资电视企业,会为乐视进军美国市场带来多大的优势。而在今年6月,海尔56亿美金惊天收购美国通用的家电业务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大致相同。有钱好办事,不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寥寥几千字实在不敢奢望可以真正的推动中国制造的腾飞。最后让我好奇的是,市场规模与盈利,究竟哪个才是中国制造们出海的最终目标?中国制造已经过了自己这一关,千万别倒在别人家门口。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