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oem方法之三:怎样成为出色的oem厂商

  对品牌厂商来说,其生存点在于是否具备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持续的市场创新能力等等;而对OEM 厂商来说,由于其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特性,投资、客户基础、在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

  企业想成为一个出色的OEM 厂商,则要认真研究自身情况,找出自己的相对优势——

  首先,企业必须具备足够大的产能,能够为众多品牌生产、加工所需产品。如果一个品牌的生产量就占到企业产能的大半,企业的命运也就受制于这个品牌了,一旦有什么变化,企业往往会遭受灭顶之灾。只有每个品牌的生产量均只占企业产能的10%~20%,才能算是正常。

  其次,要有先进的自动化的制造工艺,因为这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再次,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结构合理,运作高效,具备强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很多OEM 厂商认为,现在竞争客户,价格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技术水平和实力,已变成他们能否与品牌厂商平等“对话”的关键所在。所以,众多OEM厂商开始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以随时跟踪和把握最新技术。

  此外,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和规范,主要应做好四点:第一,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对质量的控制能力上;第二,有高效、迅捷的采购渠道,降低产品成本;第三,要有好的研发能力;第四,要有高质、高效的生产线和优秀的售后服务。 

  涉足OEM可谓“七分馅饼三分陷阱”,无论是定做方还是生产方都能获得各自的那份利益,与此同时又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站在定做方(发包方)的角度,风险主要表现为:

  1.法律风险。国外名牌的定牌协议往往有厚厚的一本,从设备到工艺,从标准到质量,从配件到整机,从价格到市场,从服务到维修,从交货周期到配件供应年限,从付款到交货,从检测到验收,都作了十分完善严格的要求。而国内企业为了产品尽快上市,希望一蹴而成,OEM合同往往过于简单,这种状况容易导致许多纠纷,出现矛盾后难以调解(比如产品品种、质量、售后服务、安全、交货期等)。

  2.品牌风险。OEM选点一定要慎重,不可仓促草率,贪图简单的效益,否则陷进去的是品牌。如果轻率选择价低、质劣的OEM厂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销售中会出现许多退货或售后服务的问题,不但不能给企业创造太多的利润,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得不偿失。

  3.被投诉风险。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企业贴牌生产的产品并未注明生产产地,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相违背的,有欺骗消费者嫌疑,很有可能被消费者投诉,或被技术监督等部门制止。

  生产方(承接方)同样面临着相当的风险:

  1.质量风险加大。以前企业几乎不管产品质量好坏就进行生产销售,实行OEM合作后,必须按定做方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产品的加工生产,否则将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2.经济风险。如果定做方对市场和自己销售能力的预测不准,造成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就会削减对生产方的订货量,而生产方由于计划的惯性,一时难以调头,很容易造成大批配件和原材料积压,大量资金被占用,此时定做方若再更改OEM合作的产品品种,生产方更是雪上加霜。

  针对这些问题,合作双方需要本着双赢的原则,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以下几条可供参考:

  1.合作双方在合作前期应互相慎重考察,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自己合作的前提。

  2.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签订合同。合同的签订力求仔细、全面。

  3.贴牌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应注明产地,或者以组建当地分公司形式予以解决。

  4.合作双方应相互建立起信任和责任。只有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肩负起对自己和对方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合作与发展。

  在OEM合作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商标内容须合法,包装装饰不得仿冒;其二,明确商标使用和提供方式,多余的或废弃的标识不可以卖给他人;其三,未经定做方同意,对多余的产品,生产方无权自行销售。 

  链接

  OEM的变迁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是“原厂产品委托生产”(又译为“原始设备制造”)的英文缩写,它与“加价转售”(value added reseller)不同,是社会化生产与分工的一种重要的商业合作形式。它的最初意思是:因原厂生产产品成本较其他厂高,故委托其他厂生产这种产品,并以原厂的品牌出售,即贴牌加工。

  OEM起源于电脑业,运作模式最早是在欧美建立起来的,真正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在电子产业大发展之后。据了解,几乎所有的家用电脑的原料及软件生产商均为其产品设计两个版本,一种为客货装,包装新颖,卖给消费者;另一种则为原始包装,大量生产,卖给生产电脑的公司。这类产品的供应商就是OEM厂家。购买OEM产品的电脑公司会把他们认为最好的原料及软件组合内置到电脑中,才推向市场销售。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OEM的含义在以下几方面出现了延伸:其一,OEM产品除生产成本方面的考虑外,也有产品开发、投资风险等因素;其二,OEM已不限于制造领域;其三,OEM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系统和整体。最后也是关键性的突破是,OEM的产品并非本企业所能生产和完成的。鉴于此,OEM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分工的思想,一种细化竞争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企业要“做自己最擅长做的”。 

  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如耐克公司的耐克牌运动鞋就采用这种方式。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前者则应运而生了很多OEM厂家。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590467510,电子邮件:/* */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