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定位失误后,宝洁还能靠“瘦身”和升级拯救中国市场吗?

大卫·泰勒接棒宝洁CEO愈半年,但他的新官上任并没能如想象中般意气风发——2016财年三季度(截至3月31日)业绩显示,宝洁公司净营业额已从542亿美元下跌至492亿美元,同比下跌9%。而这其中,最让他头疼的,莫过于这家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的第二大市场——中国。

数据显示,上文同期间,中国市场的有机销售仅增长1%,净销量下降至158亿美元,利润为27亿美元。而就各细分市场份额来看,宝洁在中国地区的也多是节节败退:

中国美容美发和个人护理市场    2009-2014年     15.2%跌至12.7%,

中国居家护理市场                      2010-2015年, 7.3%  跌至6.6%

日前,这位可能已略感疲惫的CEO终于承认错误:宝洁一直把中国当成一个发展中市场,而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消费者最挑剔的市场。

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带来直接的后果便是大量中国消费者的流失。

“在中国这个我们的第二大市场,没有一个我们的核心品类在增加用户数,甚至大部分还在下跌。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我们决心花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泰勒曾在此前的CAGNY会议上表示。

亡羊补牢?

要说,宝洁也并没有坐以待毙,事实上,在泰勒尚未上任前,这家公司就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举措以期扭转局势:

2014年8月,宝洁公司宣布计划出售、终止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以削减成本并关注于最重要的产品系列。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包括被出售的福爵咖啡、吉夫花生酱、品客薯片等食物品牌以及近来放弃的金霸王、 南孚电池等电池品牌。而除了砍掉表现不佳的产品之外,从2012年至今,这家公司已经裁员20000余人。

大幅瘦身之外,意识到 “平价、亲民的形象”不再是金字招牌的宝洁也开始推出一波诸如帮宝适高端纸尿裤、碧浪洗衣凝珠、护舒宝极护卫生巾在内的高端产品,进行所谓的战略升级。CFO钟·穆勒表示, “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过,高端或超高端产品只占到2%左右,但今天的占比超过了50%。这是全世界最高端化的市场之一,这两个占比过半的价格层次的产品还在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

在渠道方面,宝洁也终于开始“ 触电”,甚至做起了跨境电商。当然,对于宝洁而言,电商被当作一个整合的业务看待,“我们有一个专门做电商的总裁,他是整合所有公司的资源,Marketing 和 Sales 方向都有。”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曾表示“我们不会把电商只看成一个销售渠道,它同时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

嗯,诸如此类以上种种。

然而,在最新的宝洁财报中,尽管并未中披露具体数据,但CFO口中宝洁中国 “销售下滑大幅改善50%”似乎也尚不足以庆贺。是上述的这些举措还远远不够,抑或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对于 “高端化”,界面曾有文章表示:

中国消费者追求的这种“高端化”其实又分两方面:一是商品不仅价位更高而且功能性效用更好,正如李一诺赞赏Aesop发膜的效果——这主要和消费者洞察和研发工作相关,宝洁在这方面做了不少事情,但最后总体效果不够理想;二是中产阶级通过使用这些产品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上了个档次,获得高级生活方式的情感效用,而这种“额外的满足感”意味着品牌要高端化必须更富有情感色彩,以及具备贩卖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方式的能力。

而这,可能恰恰是宝洁所缺失的。

新换上的帅能否救一把

宝洁中国业绩不见起色,心塞的自然不止泰勒,事实上,宝洁销售负责人副总裁林小海已于今年3月离职,接棒的是在宝洁有着29年丰富经验的柯兴华,而这已经是宝洁中国公司四年内第四次更换销售负责人了。

柯兴华,据悉履历覆盖了包括北美、欧洲、俄罗斯、印度及中东非在内的所有主要市场。而最重要的是,2006至2010年间,柯兴华曾在中国市场任职,“率领当时的客户事业发展部建立了中国市场销售与营销的最初模式”。在林小海以“个人原因”悄然离职后,他被从北美市场紧急召回以接替。

对于柯兴华的到任,宝洁方面曾表示:“柯先生这个职位(宝洁中国销售与运营资深总裁)的设立,再次表明公司总部对中国业务发展的承诺。”不过鉴于如今频频出走的宝洁人,在面对中国市场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位 “老人”是否能妙手回春,还真不好说。不过眼前,他急需想明白的是,在当下日化市场绝不轻松的竞争环境下,宝洁想胜出,是继续高端化还是另谋出路?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