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香港,似乎一直都没有跟上全球创业大潮的节奏。
从最新的独角兽公司分布来看,巴西、法国、荷兰等地均开始孕育自己的独角兽公司。而在顶级富豪云集的香港,资本与科创产业却依然保持着“淡如水”的关系,科创领域乏善可陈。
缺乏创业基因
在香港的社会观念中,港人对于工作更倾向于金融业和地产业中的稳定职位,而相对排斥要独自承担巨大风险的创业领域。
彭博援引维港投资的顾问Phil Chen表示:“整个香港社会沿用了传统的挣钱思路,风险的接受程度很低。据2014年的数据,金融和地产业占到GDP总额的28%。这些行业足够有利可图,也使得创业者失去了创业的驱动力。毕竟相较而言,创业是一条十足崎岖坎坷的路。”
这种社会文化同时也桎梏了年轻人,进一步影响了人才导向。
根据BBC,相比较西方国家,港人热爱念商科或相关专业,家长也谜信子女念法律、医学,才能前程锦绣。由于长期缺乏优才生念数理,现在香港STEM (STEM是指科学(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的教育 )人才不足。科研人才持续缺乏,使得科技创先领域鲜有突破。
巨头的垄断
此前华尔街见闻也曾报道过:香港十大富豪的总家产相当于香港GDP的35%,远超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而印度十大富豪的财富仅相当于本国GDP的5.2%,中国大陆更是只有1.4%。在欧洲,富豪财富/GDP比例最高的是瑞典,为25%;瑞士为9.2%,俄罗斯为8.8%。
(上图来自彭博)
巨头牢牢把控着香港众多行业,例如地产业和零售业。产业与财富的高度集中化使得他们可以轻易的将所有可能威胁其市场的挑战者扼杀在萌芽期。
香港的创业人还饱受高昂租金之苦。根据观察者网报道的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私人零售业楼宇租金指数”,香港商铺租金在过去10年不断上升,指数由2004年844,升至2014年的1628,已上升接近一倍。香港青年协会去年亦访问了217位创业者,超过21.2%受访者认为,租金高昂对他们创业造成困难。
土地不足,租金高昂也使得创科公司望而却步。据BBC,由于香港土地不足,香港方面认为给Google的2.7公顷已是大手笔,但台湾一开便批出15公顷。于是Google 取消在香港建立数据中心,却继续在台湾和新加坡建立。
除此以外,僵化的制度及法例,也常常令年轻人的创意遭受打击。
资本的偏好
彭博援引香港创业者的表述:香港的VC资本大多来自于海外。因为香港的资本大多都是家庭资本,而不是源自机构或是“聪明钱”(smart money)。投资者大量拥堵在金融与地产市场,而不受科技发展所驱动。
据Pitchbook数据公司,2015年,香港科技行业风险投资融资额为2.66亿美元,仅为新加坡的1/3。据英国咨询公司Preqin,今年内,香港科技产业公司仅有10笔投资, 同比中国大陆503例,韩国51例,新加坡37例和日本36例。
不同于内地的创投市场,已形成完整的创投产业链,从天使轮开始后面每一轮投资都衔接的紧密成熟,香港更看中的是上市。机构投资者也更看中二级市场,围绕上市公司做PE、并购。
政府的推动
为应对创业产业的困境,香港政府也开始逐渐出台刺激政策来试图唤起港人的创业之风。
2000年成立香港投资推广署(InvestHK),以及斥资130亿港币(约17亿美元)建造的24公顷数码港(Cyberport),均意在吸引资本,扩张商业孵化的空间。
而针对创投资本的缺乏,香港特首梁振英于今年1月13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中便宣布预留20亿港币成立“创科创投基金”,投资本地科技初创企业。
根据投资推广署2015年9月公布,现时香港有1558间已注册的初创企业,集中在“资讯、电脑及科技”行业,占初创企业的30%。相比较2014年,初创企业数量增加了46%。
现时,香港政府也有为创业者提供不同的资助计划,例如“中小企业资助计划”、“创意智优计划”、“青年发展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等等,2015至16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宣布向这笔基金注资50亿港元。
与内地的联系
香港投资推广署的策略是以最靠近世界工厂——中国广东省为推广重点。用更靠近中国的供应链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初创公司。
此前,深圳以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香港创业者。深圳的硬件条件和产业链非常完整,能够迅速地实现创意创新。
据BBC,在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能够享受一年免租,通过内地三大运营商办理“前海卡”,享受和香港间通话的“本地资费”。深圳1/3的企业有来自香港的创业者。
但随着香港和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创业领域的不断合作也在逐渐展开。正如《香港商报》发表时评文章指出:“港深之间并非仅仅是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尤其是在创科发展方面,更非零和游戏。两地若能加强合作,强强联手,肯定能一起提升创新竞争力,共同分享更多创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