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自我管理专题
为什么我的状况是现在这样?不好一点也不差一点。
──因为无数个行动导致了无数个结果,结果的累积就形成了现在;
是什么导致了我的这些行动?
──因为做了无数个决定,导致了无数个行动;
是什么导致了我做这些决定?
──做了无数个“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选择;
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选择?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观念。
我的观念体系决定了我今天的状况。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决定正面积极的人生,反面消极的思维方式决定消极的人生。
这是成功学惯用的线性推理技巧,我一直对这一推理深信不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体系,的确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同时又存在非常多的反例:太多的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体系,却鲜有进步。带着疑问,重新审视我一直推崇的这一推理过程,发现了一些疏漏之处:
①影响我们作出选择的,不仅仅是观念,还有一些力量在左右我们的选择,更别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了;
②做了决定,也不一定能做出相应的行动,即使行动了,也不能保证行动不中断,更重要的是,太多的行动往往与决定无关,而大多是随意或者随性的,或者什么也不随,可的确发生了;
③行动了,并不能保证出现与之相应的结果,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至于出现乱七八糟的结果的情况就数不甚数了。
如此说来,以上“成功学推理”的每个环节实现的概率极低,相乘以后的概率就低得离谱了。
生活并不按推理的套路出牌,虽然推理常常给我们带来美感,甚至让我们迷惑,事实上往往只能带来近似于掩耳盗铃的闹剧──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说服自己,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因为…所以…”或“如果…那么…”之类的思维框架之中:面对一个现象,我们习惯性地寻找这是因为什么,并且找到一个“原因”就认定是它,不再寻找其它;面对一个未知,我们习惯假设一系列“如果”,并顺理成章地得出一个“那么”,忘记了“如果”是假设的本质,也几乎从不怀疑“如果”与“那么”是否具有必然性。
我们习惯了如此解释生活,所以我们无法解释生活!
读者肯定被我弄糊涂了,我似乎在说生活无法解释,生活来得不明不白,生活无法想象,生活无法控制。但是,您相信吗?直觉告诉您:生活是可以解释的,甚至是可以把握的。的确如此,生活本身没有错,错在我们解释生活的方式。
我们解释生活的方式出错,生活就会出错。
那么,我们需要如何解释生活?生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密码呢?
先别急着思考“为什么生活会这样”,虽然求知欲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先从生活本身着手吧,让我们先学会旁观一个人的所有生活,不带任何色彩,不探究只观看,也许他是一个成功人士,也许是一个失败者,或者随便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工薪族几乎总是要按时上下班的;
上下班总需要选择交通方式、占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
上班时几乎都按一定的规则做事;
回家后做晚饭、做家务、看电视、辅导孩子功课、跟爱人说说话、偶尔做点跟工作有关的事;
大多有固定的就寝时间,少数人会选择在睡前看会儿书或者稍事运动;
大多在清晨被闹钟叫醒,匆匆忙忙吃点什么或者干脆不吃;
休息日会彻底做一次清洁,抽出时间陪爱人购物,跟儿子一道打打羽毛球;
偶尔下班后跟朋友直接去酒吧坐坐;
想起来了会给父母打个电话报平安;
……
这就是张三的大致生活情况,就假设张三的生活主要就些吧,不容置疑,张三实实在在就这样生活,这里没有推理的错误与正确,我们不去探究为什么,比如他为什么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坐公车,为什么不跟父母住在一起而只能偶尔打电话,他实实在在地只骑自行车哪怕刮风下雨,对于张三的上下班交通方式而言,就是这个模式
就是这个模式!
我们不问为什么,只看重这个模式!
非常令人惊奇:每个人的主要生活模式只有几十种,不会比这更多,如果多了,您有限的生命不够用。
更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你的模式是对的,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对的。(在这里我也不能免俗地用了“如果…那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批判的例子,但也许需要另写一扁文章了。)
一个人的生活模式也许可以大致分为:
心智模式
行为模式
身心互动模式
沟通模式
价值链接模式
这五个模式是生活的序模式,序模式由不同层级的子模式构成,序模式之间也有复杂的关系,几十个模式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模式网,每一个人的模式网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的生活也是独特的,正如每片树叶都略有不同。李四的生活与张三不同,也许是模式不同,更可能是模式之间的关系不同。
模式网就是那纷乱生活画面背后的密码!
欢迎与最管理(http://news.12reads.cn/)()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话135718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