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西兰公国:被企业收购的国家

共和国型公司画像:西兰公国只是一个特例,但它预示着在未来,大企业可能将揽下更多的社会责任,接管许多本该由国家履行的职能,成为拥有类政府能力的世界级经济体。

类似物种:IBM、微软

2007年1月9日,有一条新闻几乎登上了国内所有报纸、网站的重要版面,那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公国——西兰公国拟以8位数的价格公开拍卖的消息。这或许开启了21世纪企业收购国家的序幕。

西兰公国的故事

西兰公国实质上是一个钻国际公法漏洞的产物,但其完全的独立性和免税等特征,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

西兰公国的“前身”,是二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上建造的一座名为“怒涛之塔”的不足550平方米的钢铁堡垒。二战结束后,英军撤离了这个堡垒,使之被彻底荒废。

1967年,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富商贝茨带领家人占领了这个堡垒,建立了西兰公国,宣称行使主权。自“建国”之日起,贝茨就把“国家的发展”全权委托给西兰国家公司,虽然这个公司现在的状态和经营活动(如果有的话)都不为世人所知,但是在许多精明的商人眼里,西兰公国无疑是生长在海上的一棵摇钱树。2000年,美国“避风港”(Havenco)网络公司的总裁西恩找到了贝茨,双方一拍即合,在西兰公国上建立了一个网络公司,主要经营两大业务:网站服务器和远洋经济。

贝茨宣称,西兰公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自由港。他还向客户们承诺,他们的任何信息或数据资料将享有“完全彻底的私密性”,而且客户们在这个岛国上的一切行为均不受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国际公约的约束。

当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法律对互联网上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督时,西兰公国和“避风港”的行为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不少批评家却认为,它们招徕的客户中绝大部分可能都是那些金融罪犯,并有可能使这个海中的人工岛成为一个非法赌博和洗黑钱的庇护港。

不过,由于跟西兰公国在几十年的“交涉”中多次吃亏,英国政府对于这个在自己领海范围内建立的“公国”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使得“避风港”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而进入2007年,贝茨的儿子又打算将西兰公国以8位数的价格公开拍卖。据悉,目前已有一家公司竞标到9位数的价格。不管这家公司是谁,又有何目的,一个以国家形态出现的公司,可能即将在这个岛国诞生。

从国家地图到企业版图

未来的世界地图,应该既有中国、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划分,也有犬牙交错的“微软共和国”、“IBM共和国”等企业帝国的势力版图。

虽然没有什么人把西兰公国的主权和合法性当作严肃的事情来看待,但其超级的独立性和免税等特征,仍然吸引了不少人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案例来研究。比如“避风港”在西兰公国甫一建立,便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西兰公国被企业收购成功,其经验很可能被推广到世界各地,一些经营困难的政府或者贫困地区的小国,难保不会效仿其做法,寻求企业的帮助甚至是收购。

不知从何时开始,企业的力量已经变得如此强大,除了无法明显地掌握国家主权以外,它们已经变成了国家事实上的主宰。据调查,目前全球最大的6家跨国企业,其年度营业收入约在1110亿美元到1260亿美元之间,仅有21个国家的GDP超过这一数据;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企业控制着全球20%的资产;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公司的销售额比非洲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所有国家的GDP还要高,IBM、英国石化(BP)和通用电气(GE)等公司的资产超过大多数小国家,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大多数中欧及东欧国家,包括波兰、捷克共和国、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

同时,这些跨国公司正在积极地培养着属于自己的“国民”,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时至今日,企业的行为也已经不再如一般的经济活动那么单纯,它们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比国家的政治活动更牵动人心。一个典型案例是,当2006年9月28日,明基公司突然宣布不再继续投资明基德国手机公司,并向当地法院申请无力清偿保护后,不仅3000多名明基德国员工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还惊动了德国政界,连德国北威州州长吕特·格尔斯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也许有一天,国家的边界会被企业的扩张所打破,今后的世界地图也会被一个个犬牙交错的公司版图所取代;人们之间没有了国别和种族的差异,只有供职不同公司的差别;“国家”间的经济活动也不再与政治有关,仅仅是取决于公司之间是否有相关的业务往来。

企业接管国家部分职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已经成为了拥有某些政府能力的世界级经济体,它们掀起的革命已经延伸到了宏观战略领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曾经只是普通经济实体的企业,其行为为何会进化到接管国家部分职能的地步?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这一切都来自于政府行为的变迁——从前政府为空间、领土而战,今天为市场份额而战。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企业收购国家”的世界,满眼看到的都是“(跨国)企业有、(跨国)企业治和(跨国)企业享”——越来越多的企业揽下了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角色,政府无法很好地扮演,所以企业家和企业只好自己去面对。

这不是单纯地指政府将服务功能转移给企业,而是指企业的商业行为发生了变迁,在维持日常经营的同时,还开始充当社会福利的提供者、社会改造者、环保主义者和冲突调停者。

比如,在尼日利亚,壳牌石油公司1990年为当地的社会项目投资了520万美元,包括建学校、医院、道路桥梁和为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遗弃的地区供水供电等。壳牌石油公司雇佣的建设专家比政府还多。“事情倒过来了”,当时壳牌公司在当地的负责人说,“政府忙于石油业,而我们却像当地政府”。同时,当公众不能向当地政府寻求支持的时候,壳牌石油公司还直接与当地人民沟通,扮演起了外交官、政治家和冲突调停者的角色。

又比如在南非,当政府没能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和保健等福利时,盎格鲁金矿、金田和伊瑟等企业只好承担起这个责任——正是这些企业为生命垂危的病人建立了诊所,是这些企业发起海报宣传活动,告知不安全性行为的危害并提供免费安全套,还提供艾滋病教育课程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并鼓励他们把信息传播给他们的下属。

无所不在的企业触角

企业的触角伸到四面八方,过去封闭的市场也逐渐开放。即便是那些政府认为非常不易解决的、跨国界的问题,在企业面前,也能迎刃而解。

当想法逐步会合,世界就逐步缩小;国家逐渐让步,市场就逐渐上位。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企业为追求更具成本优势的制造基地,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接触到新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设立分支机构,将触角伸到四面八方,使得过去对世界封闭的市场也都逐渐开放。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某国,流行的全国运动是篮球;人们最爱看的节目是BBC和CNN制作的《六人行》、《天线宝宝》等;现代的通信系统全部到位,E-mail取代了手写信件——尽管政府为该国人民提供了10天的免费邮政服务,但还是无法阻挡这一趋势;孩子们穿着印有辣妹组合的T恤衫去寺院祈祷;农夫们将苹果、橘子、马铃薯和小豆蔻卖到邻国,以赚取外汇……

如果仅凭以上的信息,你能判断出这个国家的名字吗?是的,你不能,因为太多国家的情况都与之类似,而其实这个国家是曾经保持与世隔绝政策、世界最后的“香格里拉”——不丹王国。

这告诉人们一个信号:企业其实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企业中任职还是失业在家里的人,都不得不蜷缩在由企业所掌控的帝国角落里。即便是那些政府认为非常不易解决的、跨国界的问题,政治人物认为只能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解决的问题,在企业面前,也能迎刃而解。

当美国政府在1997年尚未批准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京都议定书》时,很多石油和化工企业已经将“减排”付诸实践。英国石油公司的CEO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英国石油公司将在1990~2010年间减少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标准远高于美国政府承诺的7%和欧盟承诺的8%。为了贯彻承诺,英国石油公司建立了内部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权制度——这一制度在

《京都议定书》中被提到,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

另外,在中东,虽然以色列和约旦的和平进程谈判签约耗时数年,但以色列和约旦企业界的商业联盟却维系着整个中东的和平进程。尽管暗杀和恐怖袭击随处可见,双方均有数百人死亡——然而,联盟继续存在着,并在两国的政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以色列和约旦的合资企业已经成为约旦用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它们支付的薪金比约旦本地企业高30%~40%。

以上及更多事实证明,商业关系已经以政治所达不到的方式潜在地影响着世界和平进程。在数百年的战争之后,是商人而不是政治人物,更有可能以不可逆转之势推进和平。

从撒切尔夫人上台,让“企业暗中收购国家”浮出水面开始,这20多年来,企业渐渐“进化”成了一个超越经济范畴的庞然大物: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又是社会的主宰,政治生活的操纵者,国家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传播者,更是引领全球化浪潮的先锋……我们见证着这种“进化”,也在此过程中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期待。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