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谈管理的一项“基本规律”

当今世界,企业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新进入了管理的丛林时代。管理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关键是要因情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情制宜,也就是要因势利导,引申出的是情境管理;因地制宜将管理分化成为美式管理、日式管理、欧式管理,还有中国式管理等等,不一而足;因人制宜要求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因材施教,管理方法因人而宜,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管理方式都有所依托,也都有所侧重,仿佛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其实不然。管理既然是一门学科,而且永恒地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践之中,自然有着客观的规律。可以这样说,只有能使管理变得卓有成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最终是要对绩效负责,这就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规律”。

谈到基本规律,自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同样适应。正确地理解管理的这一项基本规律,必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管理最终为绩效负责,但首先要对过程负责

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是一种对管理结果的阐述,可以理解成为管理首先要对过程负责,最终是要对绩效负责。这就不同于有些人所认为的“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的概念。客观的来讲,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要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整合、组织和控制,实施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调控,把经济活动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沿着正确的路径运行就。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一个好的过程并不一定能带来一个好的效果,但一个不好的过程永远不能导致一个好的效果,管理同样如此。管理的过程是永恒的、可操作的,而结果却是短暂的、未知的,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只是要求管理者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增加成功的概率,而不能够不择手段,纯粹绩效导向。

二、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强调的是管理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

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阐述的是企业存在发展的条件。 企业是管理存在的母体,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手段,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而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绩效,也就是说管理要为企业创造财富。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管理,将是一种无效的管理,长此以往,企业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企业何谈企业管理?企业倒闭了,管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和环境。

三、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要求企业管理者要以企业效益为中心

管理者要注重管理的实效,始终把提高企业绩效作为一个明确的导向和目标,一切管理活动要围绕提高企业绩效来开展,为提高企业绩效服务,所有人事安排、商品生产、营销策略、薪酬福利,都要看是否有益于提高企业的效益,不能为管理而管理,搞面子项目和形象工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紧扣管理目标开展管理活动才是管理者最大的悲哀。

四、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重点要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负责

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有时水火不容,难以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和谐一致时,每个人都会处理;两者难以兼顾时,管理者往往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管理水平的高低正是决定于管理者对于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平衡点的把握如何。长远利益是基础,管理活动要为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夯实基础;短期利益要兼顾,也就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生存的问题。管理最终对绩效负责,也就是说管理最终要对企业的长远绩效负责,凡事都要考虑要是否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切忌常贫乍富、得意忘形。

欢迎与企业管理专家徐百万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执行力、企业文化等。email: /* */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