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首先要有制度意识。
说管理就得从制度开始,然后落实于执行。有人说制度过于细致有碍执行与沟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在我看来,制度的存在和执行的强度以及持续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制度,即有效的制度一定是为执行及目标而存在。
很多公司人的逻辑是认为制度的东西是刚性的,无法轻易做出更改,最后落得只能靠CEO的意志来做出调整,结果也只能是CEO的主观认知即制度,长此以往下去,制度的存在就和同那皇帝的新装没什么两样。
中庸文化主导的社会环境里我们理应明白平衡的重要性,管理亦如此;在刚性制度存在的同时,有必要为其套上弹性的袈裟;弹性归根结底就是应对可能发生变化的一种应急制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应对变是唯一的不变的商业世界。也许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变,就像制度的弹性是为了以后制度的没有弹性而存在一样;未来的商业环境,不管是巨型企业还是两室一厅的家庭作坊,都无法避免在制度与变化上的冲突,面对任何一切可能的突发状况,我们都要明白,只要改变能带来更好的结果,那任何不变都是可以改变的,能解决问题的改变就是最好的改变,一如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
我的眼中执行是一个比较暧昧的词,面对执行二字相信很多国人并不陌生,连续几年管理学界热捧的管理圣经;执行不是不好,也不是不需要,只是个人认为执行如果一味强调个人突出个人的能力,那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场灾难;在E时代的商业环境里,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强调组织的整体执行力,这中间包括团队协作、价值观融合等一系列对企业发展持续性能起保障性作用的关键力量。
如果组织的执行力整体提升了,我们在制度上就会进一步趋向扁平化,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就会开始凸显它那独特的效率魅力;反之,如果组织的执行力下降了,制度就会趋于非人性化,开始更多强调服从和付出,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没有结果的结果只能是管理中的强制性或者大家的不欢而散。
因此对于公司人来讲,你需要做的也许就是开始关注团队,唯有这样方能让变化趋向弹性,让制度走向双向的合理。
解决问题有时候就是转换一下思维的事,不难。当然了,这对组织里用错了的人也许发挥不了解决问题的作用,管理学里面有句名言:“用错人,管理就像在水面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