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智慧》目录

系列专题:《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智慧》

目 录

第一章、明天的市场竞争

1、规则的力量

形状和体积差不多,但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却只对足球狂热,或偏爱排球或手球,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规则不同。同样的,在市场中,有些营销活动消费者热情追捧,而有些营销活动则无人问津,其根本原因同样是因为规则的不同。一个好的营销规则能让企业少付出,甚至不付出成本就可以吸引消费者入局参与,继而达到营销目的。反之,一个糟糕的规则就很难吸引消费者参与,导致入不敷出的窘境。随着社会次序的完善与消费者的日趋成熟理性,未来市场中规则将决定着一个营销活动,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成败。

本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规则制定者——商鞅,从他为秦国立新规,改旧法的过程,来了解规则的力量与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则,并应用于我们今天的市场营销活动中。

2、成长路上最好的伙伴——敌人

我们通常认为,促进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帮助的都是朋友,其实,真正推动我们成长的恰恰是敌人。朋友让我们在客观环境的辅助下变得强大,却无形中削弱了我们自身的能力成长,而敌人则让我们自身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成长。以市场竞合思维来思考,敌人更不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甚至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和帮手。

本文要介绍的是东周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他在面对敌人时采取的应对措施,让他虽然四面强敌林立,却可以迅速崛起并不断高速成长。其在位时使赵国成为当时的列国霸主。通过对他的介绍,以及解析其军事战略与政治主张,能让我们对敌人、对手,有一个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市场中,想通过打击与压制竞争对手获得成功将是不现实的,而懂得共赢与竞合,才能在未来市场中胜出。

3、聚焦战略与聚焦战术

“定位”这一概念大家都熟知,定位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聚焦——明确目标后集中力量于该目标,区隔对手的同时获得相对竞争优势。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的市场营销活动中非常有效,未来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有效的聚焦对于相对弱小的企业更是必须选择的竞争方式。但是,聚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在中国又该如何实施聚焦的战略与战术,使定位与聚焦的方法能够有效落地呢?

世界历史中,那段恢宏的“希波战争”正可以为聚焦战略与战术做出最好的诠释——相对弱小的希腊联军通过各种形式的聚焦战略与战术,一次次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其中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工作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

4、“闪电”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在今天的市场中,速度制胜、集中资源等竞争策略已经被谈得很多,但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想单纯依靠速度或强大的力量即取得胜利,将越来越难。必须要整合一套系统的竞争模式,打出组合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自然界的闪电其威力无可匹敌,由超高速度、力量集中、出其不意三种特点决定了其瞄准的目标根本无法躲避。在军事领域中,二战时期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创立了以“速度”、“集中”、“不可测定”三个要素为基础的军事闪电战理论,其威力之大让经受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摧残过的国家至今依然心有余悸。

军事领域可以受到自然界的启发,开创出军事领域的闪电战,那么我们商业领域是否可以从军事闪电战中得到启示,创立一套商业领域的闪电战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章、明天的企业管理

1、管理企业三原则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企业主,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往往容易因此迷失在诸多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中。我们看看世界知名的成功领导者们,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并不比一般员工长,甚至很多管理者每天只工作3——4小时。再看看我们中国的企业,大部分管理者每天都非常忙,而成效却大多并不理想。一个是费尽心力却成效不彰,一个却是轻松自在却成效显著,两者的差别很大,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呢?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成熟,未来的企业经营工作必将更加复杂,而企业管理者要做的事物也将更多,如何能够在跳脱繁杂管理事务的同时又提高管理效率呢?

笔者亲历并反思后发现,一个领导者不一定做得越多就越好,很多时候反倒是管理得越少,成效越好。美国通用前CEO杰克·威尔奇有一句管理名言:“管理的少就是管理的好”,其中的道理很值得我们思考。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懂得这一理念的管理者,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晏婴,他就能够透过繁杂的事物看清其中的关键点,而后专注做好关键事物,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效率也大大提升。本文将从这位伟大的政治家身上探究未来企业管理的要义。

2进化型组织构建与管理

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在不停的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进化。拒绝进化、改变的个体,将被客观环境所淘汰。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同样如此,尤其在今天这个环境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市场环境的更替更是瞬息万变,不能够迅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改变的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而未来的企业更要具备快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生存、发展。

古希腊有两个最大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他们对客观环境的改变,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前者顺应环境不断进化,后者则拒绝进化,抱残守缺。最终时间给出了残酷的裁决——雅典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延续至今,成为现在欧洲的重要城市之一。而曾经一度–实力超过并战胜雅典的斯巴达城邦则只维系了几百年的历史,即灰飞烟灭。通过阅读本文,可以让大家了解,怎样打造一个与时俱进,不断随环境进化,甚至是引领环境进化的未来型企业组织。

3、分合相济——风筝式管理

历史上,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统治方式,这种组织管理形式又以文化的形态延续至今,应用于各种形态的组织中,在企业中也是如此。但是有一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困扰着组织的管理者,那就是权利如何聚散。集权虽然稳定性很高,但是灵活性与主动性很差,继而导致效率低下与外部竞争力下降;而放权虽然解决了效率问题,但是却降低了组织的稳定性。中国的组织管理者在放权与集权中徘徊了几千年。

那么,如何做到权力放出去的同时,又能充分掌控,使组织机能灵活,同时稳定可控呢?我们从阿兹特克王国的覆灭、阿帕奇人的生生不息、西周的灭亡、蒙古族的崛起……这一个个历史事件中感悟分权与集权的本质特点及如何做到分合相济的风筝式管理。

4、如何有效执行经营战略

我们今天的企业都在讲求执行力,但是这种对执行力的追求多是落在战术层面——工作进度的执行、效率的执行、质量标准的执行等。但是我们很少去考虑企业最容易忽视,最容易缺乏执行力,后果也最严重的经营战略的执行力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既定战略的偏移,继而使企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最终迷失在战略之中。

容易使战略迷失的因素有哪些?我们面对战略执行前方的这些干扰因素,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从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皇帝,曾经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多次战胜各国联军的战争天才——拿破仑 · 波拿巴的一生及其军事、政治行为上的轨迹来探究战略执行的成败关键因素,以及应对战略迷失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明天的团队管理

1、共鸣团队

如今,“团队精神”一词已经尽人皆知,在企业团队中也经常被倡导,但是,团队精神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号层面,或被解释为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理解与合作。这些的确没错,是一个优秀团队应该做到的,但是,这个是团队希望达到的标准,而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呢?我们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就一定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了吗?这些软性的要求是刚性的制度所无法约束的,单靠倡导就可以做到吗?

想使团队期望的目标得以落实,就应该从方法层面入手,而非停留在口号和理想化的期望上。笔者以为,一个团队的最高境界是成员间的思想能够产生共鸣,即一个共鸣型团队,这样的团队最坚固,效率也最高。本文通过解析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与成长过程来探究,何为一个共鸣团队,以及一个共鸣型团队的塑造方法。

2、强大的团队模式——斯巴达方阵

我们今天都清楚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我们也都在不断探索各种高效的团队模式。本文则通过解析古希腊军事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斯巴达方阵”,来探究未来企业团队的形态与模式。

相信看过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和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对斯巴达方阵都不会陌生,那个无坚不摧,永不溃散的阵型到底是由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所组成?又是什么要素造就了这样的团队呢?本文通过对斯巴达方阵及斯巴达民族的剖析,寻找到5点适合在今天企业及未来企业团队管理中适用的理念与方法,让那个奇幻般的无敌团队在我们的企业中成功复制。

3、信任力——组织最柔软的坚硬铠甲

一个团队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默契的合作与核心凝聚力,这会提高团队效率,增强整体竞争能力。我们的企业为了增强团队的核心凝聚力与默契协作,设计了各种制度与方法,但是,在这些制度与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可以使这些制度和方法变得更加有效,更容易贯彻落实的软性因素,那就是“信任力”。信任力这个概念在企业管理活动当中显得很抽象,很难量化,也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是,通过笔者的管理实践,发现信任力是团队制度和方法这台管理工具推行所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可以具体量化和操作实施的。

西方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对组织中的信任因素很看重,或者说,信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文化形态的差异,东西方对信任的理解与表达差别很大,那么中国式的信任在企业中该如何树立与表达呢?在未来的企业中,信任力这一软实力指标又会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东周魏国的魏文侯姬斯就充分发挥了信任的力量,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本文通过了解魏文侯的治国行兵之道,来对这些问题逐个解析。

4、信心管理

我们在生活中常感受到信心带来的力量,有时坚定的信心能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常理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反之,缺乏信心成为了我们做事失败的根源,甚至人生在信心的缺失中也会变得灰暗。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个团队的信心、客户的信心、顾客的信心,都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隐性因素。

1929年爆发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点点推向崩溃的边缘。此时,一位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和乔治·华盛顿一样伟大而卓越的总统走上了美国的政治舞台,他就是弗兰克林·罗斯福。他执政后敏锐地发现了这场灾难的根源就是信心的缺失,换句话说,信心,就是扭转世界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于是,罗斯福在推出一系列扭转局势新政的同时,用各种方法增强国民的信心,结果成功将美国,甚至世界,带出了那场恐怖的经济灾难。大到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都能因信心而改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没有理由怀疑信心的力量。笔者一直认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会是企业竞争力中更为重要的方面,而软实力中,信心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素。

第四章:明天的企业管理者

1、企业引导者

昨天的企业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者,今天的企业需要的是企业领导者,而明天的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管理人才呢?随着社会形态与工作形态的转变,员工的思想更加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使企业中传统的管理者、领导者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企业管理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市场的企业中,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个“引导者”的特质,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游刃有余。

孟尝君田文就是一个具备这样能力的人,他不使用强权,只是依靠个人的魅力与引导力来引领大家,使其极盛时门客贤人超过三千。孟尝君田文就是以一个引导者的思维与方法来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我们通过阅读本文,从他的为人做事来学习和感悟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引导者。

2、领导者的“仁”性力量

一个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者,一个领导者的成败更取决于其综合的素质,而非单纯的专业技能。在西方管理著作中,也大力倡导增强管理者的非专业技能外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者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也截然不同,比如西方管理书籍中倡导的勇气、执着,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就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中国环境与中国文化下学习中国式的综合能力就显得非常实用且重要。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这一概念,其中包括一个卓越、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五项综合特质——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一个人具备了这些综合的素养,就一定能成就大事,纵观中国历史,大多优秀的历史伟人都具备这些素质。本文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姬昌、华元、子反、诸葛亮等一些帝王将相来诠释这五项特质的内涵,同时讲述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应该如何掌握这些特质,成为具有非凡领导魅力的管理者。

3、当经营遭遇逆境

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很强的执行能力、协调能力、统筹能力和战略眼光等各种能力,但是,很多领导者纵使具备这些能力,却也会遭遇失败,原因何在呢?笔者总结后发现,一个人往往容易在两种情况下出现能力发挥失常,一种是极端的顺境,另一种就是极端的逆境。顺境时我们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住双眼,麻痹了神经,继而做出过于乐观的错误决策;而在逆境时,我们又容易被逆境所压制,不仅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能力,更可能被逆境击垮,纵使其它能力超群,却在逆境中丧失斗志,最终失败。因此,笔者认为,市场险恶,企业竞争艰难,逆境无处不在,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领导者必须具备极强的抗逆境能力,这项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强化器,也是其它能力的存在基础。

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一生与逆境争斗的人,其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抗逆境能力,不仅没有被逆境打到,还在逆境中运用智慧,一次次地战胜敌人,他就是迦太基名帅——汉尼拔。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人面临逆境时的强大精神力量,更能学习到如何克服与战胜逆境的方法。

4、商圣范蠡的中国经营者智慧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距很大,导致两者经济状况和形态差别也很大,很多外国著名企业的管理者都感慨地说“中国的市场真难懂”。在中国做企业经营,营销管理,自然要谙熟中国的市场规则和中国的经营智慧。本文以一代“商圣”范蠡的传奇一生来引领大家感悟中国经营智慧。

范蠡,一个一生两次达到卿相的仕途顶峰,而后毫不犹豫地超然放弃。三次经商财富超过千金,也同样毫不吝惜地散财济世。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能给我们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带来什么样的思考与启发呢?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