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是个重视道德建设的民族。纵观中国历史,可谓是道德建设发展与文明发展同步的历史,每一时期的道德建设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国民思想的导向和国家的命运。夏朝尚忠,商朝敬祖,周朝重礼,直至先秦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中,百家争鸣也无一不是围绕国人的道德建设而形成自家学说。汉朝至今,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无论是政治上的繁荣还是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以儒家文化,离不开儒道释三家统领的中华尚德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德治国,法德并举,通过德治与礼治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减少违法乱纪行为,引导民众不去触犯法律这条底线,妥善处理社会关系,打造治国安邦的基础。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党和国家领导人确立文化强国战略,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摆上重要日程。道德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就会减少人与人的矛盾,才能达到社会真正和谐。和谐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谐的归宿。因此,文化强国战略就是要从强化道德建设开始,强化道德,强化人格,人人强才能国家强。如教育事业在大力抓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而“德”也是放在第一位的。再如组织选育人才也都是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商德、医德、师德等社会道德问题也正在考验着我们的道德伦理,被国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机构所关注和重视。
其次,我国公民道德现状及危害。
近年来伦理缺失、价值观扭曲、信仰模糊、官员贪污腐败、医者不能治病救人、师者不能传道授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夫妻不和、亲朋失信、心理变态等等问题越来越多充斥着视野,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被伤害,年幼无知的女学生被玷污,薄、薛、李等为代表的各类事件频频发生。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思想品德建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得时刻。
由于公民道德缺失严重影响中国在国际的形象,就会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的不利,严重影响着国际关系正常发展。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往往促使人们心中困惑增多,加之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个人背景、专业技能、就业岗位、收入分配不同最终导致贫富差异化等问题,极易导致人的心态产生变异。于是我总结“十人九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http://china./困惑增多,困惑的群体扩大,就成为全社会的负能量。据统计,目前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小到心灰意懒、疲乏无力,信念、理想、目标不明确,不懂得用功学习提升,工作上没有恒心毅力,吃不得苦,挨不得批评,过客思想严重,朝三暮四,心猿意马,专业上始终不能主动思考,积极行动,事业上始终找不到突破,做不出成绩。大到抑郁成疾、精神障碍,最终轻则伤己,重则伤人,甚至危害到社会,触犯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因为伦理道德低下,在家庭不能尊老爱幼,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在组织不能遵章守纪,不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友爱合作。个人问题不能解决好,就会逐渐演变成家庭的问题,组织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国家的问题,致使个人、家庭、组织、国家失去竞争力和发展力。
再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及不足。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对于道德的界定标准和内容含糊不清。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长期出现的问题是,对于什么是道德缺少严格的界定,很多人对公民道德内容含糊不清。如何在国家层面体现公民道德?以一切言行是否有利于国家及人民利益为标准,言行做到利于国家及人民的就是具有良好公民道德者,凡是言行不利于国家及人民利益的就是道德缺失者。如何在组织中体现公民道德内容?同样以一切言行是否有利于组织利益为标准,言行做到利于组织的就是具有良好公民道德者,凡是言行不利于组织利益的就是道德缺失者。比如,在一个组织中,判别清楚是否诚信、忠诚、服从、守规、担责,就能分清邪与恶,善与美。以此类推,在家庭层面,凡是损害家庭及家人利益的为道德缺失者,凡是有利于家庭及家人利益的为具有道德者,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兄弟真情、夫妻和谐、朋友真诚。在个人层面,凡是有利于他人利益言行的为有德者,凡是损坏他人利益的为缺德者。
第二,道德体系薄弱,缺乏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
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目前我国的社会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思想品德教育体系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严重弊端重重,国家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虽然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盛,国学文化热潮风靡,但社会零散机构解决不了实际社会问题,国家急需找到一个恰当的支点,来对13亿人口的道德修养教育。一些城市民间的文化形式开始逐步萌芽,但是从功效来讲,一些道德文化提倡与建设流于形式,教育性不足,全国性的道德文化产业更是空白。各地区亟需在文化使用和文化创新上下功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果有一个道德建设基地,以道德文化为背景,开展以道德感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基地,将道德文化价值很好地导出并延伸,不但具有文化创新亮点,而且具有突出的社会公共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必然率先成为全国文化强国、文化产业转型典范。
最后,当今世界环境需要道德建设。
如今的世界,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满足及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处于一个忧患时代,诸多的组织及群体缺少道德观念,从而导致了因利益导致大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世界大范围内的暴力事件,军事战争,严重的威胁着人类心身健康,给很多无辜群体造成生命威胁及剥夺了家庭幸福。因此,很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提高世界人民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就解决更多的社会矛盾及组织冲突,减少无辜群体的伤害。
虽然全球都重法制建设,但就法制来讲,法制不是万能的;法制只为结果负责,不会为过程负责;提高道德修养可以为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积淀更加有力保障。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世界之中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表现的比较突出,从而导致了不少社会群体因此失去了理智,严重伤害了众多的无辜群体,给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留下了深刻的隐患。如: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家,虽然被美国所谓人道主义解决了政权问题,但每次战争都给多少万万人民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精神创伤。虽然现在大战争已经结束,但留下的是世世代代失去亲人的精神痛苦。除此以外还有各种组织的暴力事件经常发生,导致无数无辜群体失去了生命,是他们亲人深受其害这些问题凸显在如今社会中,仅仅只靠国家关系及联合国来解决这些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倡导道德,引导人心思善,崇尚道德,让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尊崇,才能有效的遏制一些伤害他国,伤害他组织,伤害他人的利益及生命的行为,为社会和谐发展铺平道路。
如何走出这样的道德氛围,走出这样的道德环境是一大问题。
但是,我们对于未来的道德建设要抱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我国公民具有广泛的道德建设基础。道德建设的工作刻不容缓,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可以从“两个道德基地建设”着手,它具有鲜明的内容、形式和重要意义。
一、我国公民道德基地建应该具有内容及形式
公民道德基地建设需要找准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形成一条线。这个点要有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要有可以配套各项功能的自然人文环境,要有当地各界人士胸怀道义、释放正能量的民族责任感和城市建设理想。比如重庆市的丰都县,是世界著名的鬼城,几千年来那里以惩恶扬善为文化主流思想,汇集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提出建设“世界鬼城,尚善丰都”的宏伟目标。仔细分析丰都的文化实质,尚善就是尚德,善是德的表现和途径,德是善的归宿和目的,尚善丰都只有将善文化提升到道德教化的层面,才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在受邀做丰都县旅游产业分析期间,我为他们提出了“世界道德教育基地”和“世界道德示范基地”两个基地的建设建议。
1.世界道德教育基地
开办论坛教育。可以邀请世界及国内著名的佛、道、儒三教知名人士讲课,邀请世界各条战线现代道德楷模人士讲课,学员通过真人真事的触发感染提高道德修养。
开办学院学历教育。可以通过国家教育部申请开办,开创道德学研究,编写专业系列教材,开办专科学历教育、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历教育、博士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就职方向为学校教师及学院教授、公务员、道德研究机构专业人才,对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更加专业化基础。
开办短期培训教育。可以针对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开设不同课程,如:针对领导干部开设廉政建设道德教育,针对企业干部职工展开职业道德教育,针对青少年展开思想品德礼仪规范教育,针对社会人展开孝道课堂、为君之道、为臣之道、为民之道、为夫之道、为妻之道、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父之道、为子之道、为商之道、为友之道等道德课程,社会问题和谐焦点课堂。
2.世界道德示范基地
开展旅游观光道德示范。丰都具有很形象很直观的道德教化环境和文化历史渊源,不仅可以将现有的名山、鬼国神宫、天堂山等景区结合道德教育示范主题进行升级包装改造,作为教育基地的参观实践和成果展示基地,通过游览观察和导游讲解,使学员自然达到道德修养提高的目的,而且可以依托尚善尚德的文化背景,积极打造尚善古城等其它新型景区和道德基地建设,搜集世界各国的道德高尚的人物,以人物故事及画像形成系列的道德展示,通过实景体现、情景互动等形式,反映善有善报的道德修养境界,彰显社会对道德的尊重敬仰,对后人起到教育示范作用。同时开展国家级与世界级的体验式教育活动、文体宣传活动、评比表彰活动、影视拍摄放映活动、专题报告活动等,全面发挥丰都道德正能量源头作用,给世界人民注入道德文化精神食粮。
二、公民道德基地建设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华夏文明传播。
中华民族的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学思想的渊源在先秦时期最为璀璨且至今仍是令世界赞叹研究的重点。宗教文化也兴旺发达,以儒道释为主流的多种宗教信仰也一直推动着中国的文明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思想或哪一个宗教,其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在于使人向善,在于尚善崇德,在于和谐发展。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一个很好的平台。道德基地建设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文化革新。
第二,有利于公民道德素养提升。
教育使其体悟,示范以求通达,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教育示范形式,达到促其研习,致其修为,使其明德的目的,最终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类最高价值观。道德基地建设是造福百姓生命,造福全社会人类心灵的健康工程。
第三,利于社会环境安定和谐。
世界和平离不开公民道德素养提升,我国和谐社会实现离不开公民道德素养提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道德基地建设是文化强国的落脚点,如果全国能够多涌现出几个这样的基地,那么民间真正的道德推动力量就会形成,很多道德伦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中国梦实现就得到了安定和谐的社会基础。道德基地建设是解决道德伦理问题,实现中国梦的千秋伟业。
第四,有利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
经本人研究发现:当今世界人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掠夺经济时代。通过军事夺取其他地区及国家资源、产品,奴役生产力,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目的。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走过这样的历程。第二个时代是政治经济时代。通过政治倾向、政治观点来推动经济发展,如中国旧时代重农抑商,造成长期的农业经济为主体;近代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形式,都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再者就是权力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属于政治经济的一种。第三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多元化的形成。如日本、韩国、德国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有产物。第四个时代就是文化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如何将文化转化为经济模式,用文化增强产品生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如:旅游、教育、动漫、各种雕刻艺术、书籍等,还有特色民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庆典文化等。
而道德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孕育的文化精髓所在,在文化经济时代,必将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更好地带动、促进和引领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应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可以从“两个基地建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