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日本旅游所处位置:
日本年接待国际观光客人数2005年国际排位第31位,2006年第30位(733万人),2007年28位(835万人),2008年835万。
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既定目标:到2010年访日外国人数达1000万人,访日人数前五位国家数据(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预测 |
JNTO希望值2010 |
2010年可能 | |
韩国 |
175 |
210 |
260 |
238 |
150 |
274 |
150 |
台湾 |
127 |
131 |
139 |
139 |
100 |
151 |
110 |
中国 |
65 |
81 |
94 |
100 |
130 |
199 |
180 |
美国 |
82 |
82 |
82 |
77 |
64 |
94 |
65 |
香港 |
30 |
35 |
43 |
55 |
43 |
40 |
45 |
预计2009年中国将成为日本游人数第二来源国;2010年中国将成为日本游人数第一来源国。
赴日本游客数量前五国市场分析:
韩国:体验之旅、温泉之旅→台场,大阪,京都经典老线路;汤布院、豪斯登堡、别府等九州景区人气旺;
台湾:自然风光之旅→迪斯尼乐园,立山黑部,以及富良野、阿寒、洞爷湖等北海道风景游兴盛;
中国:走马观花之旅→富士箱根周边,东京市内,台场,青山,秋叶原,浅草、日光、鹿儿岛、小樽等地;
香港:购物休闲之旅→东京都市内,Niseko滑雪,宫城县(松岛、仙台)景区;
美国:文化历史游→京都,冲绳、那霸,广岛,日光、镰仓,长崎;
英国:文化历史游→京都,镰仓,日光。.
中国赴日旅游发展趋势:
2009年1-4月访日人数同比上年下降25%(总计218万人),1-4月世界各国访日人数均下降,唯独中国5%的增长率(38万人)已经超过台湾(32万人降29.4%),位居韩国(46万人降48.9%)之后。
中国游客达历史新高原因:1)受汇率影响小2)宣传作用3)非诚勿扰带动4)日本游降价5)相比东南亚游日本游优势慢慢凸显。
但是相比前五位的其他国家,中国赴日旅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多为走马观花之旅,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需要挖掘产品深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上升为体验之旅、主题游。
今后自由行或者半自由行将成为中国赴日本旅游的市场增长主导。
产品设计思路:
1)度假产品方向:做度假产品(日本线)专家,做到权威性,排他性。
2)抓住观光游客:前五位游客来源国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80%以上均为观光游客,中国观光游客仅占出境总人数的45%(商用游客以及其他占55%),观光游客发展潜力很大。7月开放个人游签证后,会更加引爆日本游。自由行、半自由行将兴盛,要抓住此机会。
3)观光游客细分:①初次体验日本之旅②深度游、主题游③亲子游、蜜月游等细分。
4)突出特色主题:如乐园游、樱花游、温泉游、滑雪游、风景游、历史文化游,以及其结合。
5)区域旅游深化:重点拓展北海道,九州产品,深挖东京、大阪周边。
6)产品设计深化:贴近中国游客心理,提高满意度(各国日本游中,中国游客满意度、游览推荐指数相当),开发空间很大。
7)适应携程特色:根据携程特色来做产品,保证产品的可操作性及稳定利润。
8)跟上日本政府观光局对华旅游政策以及宣传步伐,与之合作。
9)竞争对手区分。
旅游度假第一品牌塑造
避开与线下旅行社的有限竞争,深挖在线旅游优势,引导人们使用选择习惯,开辟旅游市场新形态之蓝海。
在线:面面俱到,网上公开,你想知道的一切应有尽有,都是透明的。这样就拉平了旅游市场的起跑线,凸显自己,避开与线下旅行社的有限竞争,超越有限竞争(客源的竞争),升华到专业服务竞争上来。
专业:①在中国我最了解目的地的一切 ②我能提供最专业的旅游服务
品牌:①最基本:一想到旅游就想到携程 ②最终落实:服务品牌的塑造。
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选择日本旅游?
①哪些人会选择出境游
②那些人会关注并选择日本
③选择日本想体验什么
2、为什么选择携程?
① 携程的竞争力
②为什么不选择其他途径,竞争对手分析
③来携程查行程价格资讯→跟其他对比→做出选择(如何避免为他人做嫁衣,避免走进价格战误区)
策略破题:
携程品牌:成本优势,信息优势,高效便捷,为携程产品带来大面积客源;
度假产品:做业内度假产品专家,权威性,排他性。为携程品牌注入专业的品质。
1) 品牌与产品:国际度假产品与携程这一品牌如何相辅相成;
2)产品与服务:做到专业,熨帖,客户洞察细致入微;
3) 推广接受性:根据网站推广的特性,做到用户界面专业、友好,直指吸引→兴趣→购买;
4) 合作伙伴网:建立合作网络,与日本政府观光局合作;
5) 其他推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