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第48节:孵化“孵化器”——成都教育科技园发展战略(8)

系列专题:《解读变革中的中国:重整河山》

  伴随着SBI走出一条新路,东创中心也完成了改制。因为发展到一定程度,改制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龚主任的解释是:“原来的体制走不下去,走不下去的原因是留不住人,留不住人的原因在于提供不了那个待遇,没有人却要做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那是笑话。你没做过企业怎么为别人提供咨询?我们今天到企业去给别人做咨询的时候底气很足,因为我们是很成功的企业。不是说我们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们知道怎么赚钱。原来我们不是企业,原来我们是政府,政府去孵化企业,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起到孵化的作用。”

  东创借改制之势在全国布局,目前已经在东西南北中五个城市设立了市场接入机构,把武汉东创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复制。虽然东创的改制还没有完全结束,打造一个完善的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东创的发展方向无疑是符合孵化器发展规律的。

  纵观世界各国孵化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着眼于企业组织的创立、从单个孵化器转向孵化系统、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和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孵化器的运作逐渐呈现集团化的趋势。随着孵化器的科技成分越来越高,传统的不具备或缺乏创业经验的孵化器只能帮助新创企业生存,对新创企业快速成长的价值非常有限。而由风险投资、地产开发和控股公司组合而成的孵化器集团,除了向新创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技术研发平台、企业管理咨询支持和服务、技术开发计划、市场营销、竞争研究分析、法律顾问、会计等外,更重要的是为新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资金、企业发展战略、品牌经营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支持,其目标是追求企业孵化的最终成功。

  孵化器集团的出现解决了孵化器自生能力的困境。作为孵化器建设和孵化器运营商的孵化器是不以赢利为最高目标的,他更关注在孵企业所需要的硬件条件,而作为风险投资人和地产开发商的孵化器则可以分享在孵企业成长的红利。由于与在孵企业的合作关系,孵化器风投机构对于在孵企业的了解更充分,判断更准确,投资回报率也更高。通过孵化集团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孵化器赢利模式的难题。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