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革中的中国:重整河山》
综合美国、法国、以色列以及中国这几个孵化器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的经验,工作室认为:孵化器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孵化器发展的历史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支持,如直接资助和补贴、优惠税收政策等,支持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此外还为新创企业与各种机构协作提供支持,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社会关系网络平台。
但是离不开政府并不等于由政府来运作,孵化器的发展从政府主导到政企合作再到企业主导,政府逐渐从前台到后台,从事无巨细到营造环境,而企业逐渐成为运营的主体。孵化企业的孵化器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个企业。虽然孵化器有多种所有制形式,但企业化运作模式是孵化器发展的趋势。孵化器采用企业化模式经营,而非一个政府的附属机构或部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范界定各层组织的产权,使得产权明确。由类似董事会、监事会和专家委员会等组织对孵化器的运营进行管理,通过提供一定的综合设施或服务,进而收取一定的费用,带动本企业的发展。
未来的孵化器一定是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逐步由政府主导投资模式转向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民间机构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模式,政府在孵化器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扮演领路人的角色。未来的孵化器会越来越多地成为融合了风险投资、专业孵化服务(例如企业管理咨询、法律顾问、会计)和房地产开发等多种功能的孵化器集团。
根本问题——孵化氛围
经过将近四个月的研究和考察,工作室为成都教育科技园提出了一套新的发展模式,即“创业孵化社区”的战略构想。
当我们回顾孵化器发展历程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对企业的孵化非常类似于对人的培养,孵化器就是他的家庭。当这个人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他需要百般呵护,需要温床,但是当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一个青年的时候,他需要的天地更为广阔。这个时候的孵化器再也不能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而应该引入社会机制和资本,在孵化器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得在孵企业能够顺利走向社会,最后在真实的风浪中锻炼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