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革中的中国:重整河山》
孵化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社会孵化,孵化器的最高境界不是这个有形的“器”,而是要形成一种无形的“场”。所以安纳利?萨克森宁教授在《硅谷优势》中总结“硅谷持续的优势来自多种因素,而远不是任何个人或单个公司。更确切地说,硅谷的优势来自其整体环境——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这个栖息地随时间自我发展,随着一代又一代新兴企业与新技术的成长而成长”,他并非是在故弄玄虚,也并非非要强调文化不可,而是事实上就是如此!
所谓“开放型的生产结构、人才的自由流动、鼓励创业精神的文化、优秀的人才储备和适于筹资的通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硅谷人可以穿着T恤和牛仔裤去上班,硅谷人不会朝九晚五,硅谷人通常在咖啡吧里交流新的想法,硅谷人在车库里就可以创业,硅谷人追求成功,把失败也看作平常事……”这里创业的门槛很低,创业的成本很低,创业风险很低,创业失败的代价也很低,这里信奉小的就是美的,这里小公司受到鼓励,而不会被大鳄挤得没有空间。
我们所谓的“创业孵化社区”,最根本的目的也是在打造这样一种氛围。从孵化器到孵化社区,不只是空间形态的改变,更是孵化理念的改变。从办公园区,到专业园区再到创业社区,人逐渐被摆到一个更核心的位置上,而孵化者关注的重心也从实到虚。
办公园区阶段的孵化器仅仅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关注的核心是办公场地的价格和大小,此时,租赁价格是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园区阶段孵化器除提供办公空间外,更关注政策环境和商务环境,关注同类企业的集聚和企业间的协作,关注的核心在于企业;创业社区阶段的孵化器除了提供办公空间、企业所需的政策环境和商务环境外,更多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创业人群工作、休闲、生活的成长环境,关注核心是创业的人。由关注办公场地到关注企业再到关注创业的人,这是孵化器发展最重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