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革中的中国:重整河山》
这是一个“企业逐人才而居,人才逐环境而居”的时代。创业孵化企业能否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吸引教育程度高和训练有素的高科技员工,而他们是一群“以创业为工作,以创业为乐趣,视创新为生命”的人,他们崇尚自由的创业空间,可以在咖啡馆、茶餐厅、街心公园甚至是楼道等一切适宜于聚会的地点工作,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加自由舒适的工作方式。
工作室提出的创业孵化社区就是要打造一个以创业人群为本,以创造创业人群交际、交流、交往的“场”为特色,以科技企业孵化为核心,打造融合科技孵化、总部经营、休闲娱乐、酒店公寓、中介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适合创业人工作、休闲、生活的社区。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打造适合创业人“工作中休闲,休闲中工作”的社区环境;所谓开放式的孵化理念,就是不仅要为孵化企业提供内部支持服务,包括如场地等硬件支持和如培训等软件支持,更要创造一个开放式的“交际、交流、交往的平台”,提供外部孵化的互动环境,即为创业企业提供一个由“圈养”到“野生”的过渡环境;所谓“孵化社区”就是就像磁场、电场一样,构建一个“创业场”,为创业人群提供交际平台、交流空间、交往场所。
从孵化器到创业孵化社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变化,而是从过去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变为创造一种“邻里”合作环境,即创业社区、成长社区,使得公司内部、公司之间、产业之间互相交际、交流和交往,形成一种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这是实现创业成功的重要环节。
从孵化器到孵化社区,是一个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转化过程。开放,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多的资源,可以使内外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和交换。显然,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在孵企业不是温室中的花朵,它更能够适应自然界真实的气候变化,而自然界的阳光雨露显然也能够比人工模拟的环境给这些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