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第53节:孵化“孵化器”——成都教育科技园发展战略(13)

系列专题:《解读变革中的中国:重整河山》

  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长续健康发展,必须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把自主创新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多次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是科学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就像美国《福布斯》杂志记者杰弗里?扬说的,“一项技术发明出来之后,很快就变得无秘密可言,真正使世界大不一样的是推动这项技术的能力”。他在大作《电脑革命史》中用计算机60年发展历史上的无数故事,证明了“科学只是提供燃料,商业才是发动机”。

  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通过积聚科研力量促进研发,更是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而作为高新区引擎的孵化器模式的探讨和孵化社区的提出,则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答。按照新模式发展起来的、遍布全国各地的众多孵化器将成为高新区以及众多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助推中国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大国!

  战略思路——软氛围与硬条件

  创新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如何打造它的高新区,如何孵化它的创新企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课题之一。硅谷与波士顿128号公路成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孵化创新企业的根本不在硬件环境,而在于软氛围,这也是我们研究孵化器未来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从注重硬件到注重软件,从注重政策扶持到引入社会资源,最终目的是打造一种适合于创业,鼓励创新的氛围。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城市的硬件建设,对于城市的传统文化,对于城市的创新气氛等方面关注得较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发展的重点也将逐渐从硬件向软件,从硬条件到软氛围转移,这一点无疑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