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高山战略原理(下):高山法则论

1. 高山战略原理

高山战略,就是在竞争中成为第一的战略方法。

任何一个行业充分竞争后,都会形成高山、平地、洼地的市场格局。就象体育比赛,荣耀的光环都会集中在冠军、亚军、季军前三甲,尤其是冠军身上。其实,第一名与第二名,第三名与第四名,甚至第一名与第十名,成绩相差并不多,但得到的价值认同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竞争的位次效应。

一个品牌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占据市场的高山位置,做品牌的高山,不做品牌的洼地,这就是高山战略的原理。

高山战略是一种创新的企业思维模式,是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与现代市场科学的结晶。

首先,高山战略,从道的层面思考企业经营战略,构建企业正向价值,超越竞争,直指市场高山位置,为企业构建持续成长、永续经营的基因密码。

其次,高山战略从市场竞争战略的层面,系统构建竞争力,打造渐进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构筑竞争防御机制,从战略的高度,实现企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直至成为市场的王者。

再次,高山战略从市场营销战术的层面,系统构建品牌营销体系,打造突破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实现企业迅速稳健的切入市场、高效持续拓展市场,获得10倍、100倍、1000倍的成长。

最后,高山战略的哲学体系,强调企业家格局的提升。一个企业的高山能成长的多高,还决定于企业家的格局有多高。高山战略汲取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为高级阶段的企业家提供正心修为的修炼路径。

2. 高山法则

100面旗帜插在洼地,不如1面旗子插在平地;100面旗子插在平地,不如1面旗子插在山顶。

100个居于洼地的品牌,不如1个居于平地的品牌;100个居于平地的品牌,不如1个占据山头的品牌。

占据高山位置,成为数一数二的高山品牌,尤其是冠军品牌,可在常规获益之外额外拥有一系列其他品牌所不能企及的附加获益。

(1)耀所

一个行业的光环最大程度地集中于冠军品牌身上,很多位次居后的品牌,即便产品、技术同样出色,与第一品牌的耀眼夺目形成鲜明对比是他们的黯然。数一数二的大品牌是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荣耀,同时也是整个地区的荣耀,甚至还能成为国家的荣耀一部分。

(2)渠道先:

渠道为了佐证自己,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断然是不可少的,所以对于不同品牌,渠道的态度以及收费政策都是有所区别的。那些新兴渠道商为了迅速成就终端的主流氛围,往往会将最好的位置以最低廉的成本优先提供了领导品牌。对于二线、三线品牌以及尚未占据有利地形的新品牌,渠道政策则要苛刻得多,这些品牌的渠道进入成本也在无形中被放大。

(3)斜:

资源从来都不是平均分配的,很多行业资源都是向第一品牌倾斜的。供应商总是将最优质的资源优先供应给数一数二的大品牌,有些原产料厂商为了与大品牌的缔结供应关系,不惜放低利润,甚至放弃利润。无论新技术资源还是供应商资源,无论信息资源还是基地资源,无论硬性资源还是软性资源,总是第一时间提供给行业第一品牌的。

(4)舆论

相对广告而言,舆论宣传更具信服力。媒体舆论谈及一个行业,免不了提到代言整个行业的领军品牌,这是一种具有特殊效应的免费宣传。消费导购的信息平台是以一线品牌销售信息为基础展开的,专业人士对行业的评价与分析,也总是拿数一数二的品牌来举例。享有第三方舆论宣传带来的销售助动作为第一品牌的特权,是位次效应的衍生品。

(5)准制定:

大凡行业标准都是基于了领先品牌的生产标准与营销规则而形成;包括国家标准的出台,也常常借力大企业共同来制定。整个行业都以领先品牌的标准为标准来衡量,他们最大程度的拥有行业的话语权与控制权,这为第一品牌在同业竞争中赢得了全面的主动权。相反地,处于劣势位置的落后品牌处处受制于人,要获得同样的市场成果,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

(6)政府扶持:

当一个企业重要到一定程度就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包括政府的保护与扶持。数一数二的品牌,既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依傍,又是劳动就业的重要平台,对于整个区域的繁荣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数一数二的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选手,对国家的兴旺发达具有积极的意义。客观上,一个行业内得到鼎力扶持的首先是占据领先地位的大企业,而更多的企业只能在政府的视线外艰苦奋斗。

(7)社会促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载入史册的也是些对社会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与事件。站到历史的高度,财富不是价值衡量的最高标准,第一品牌作为整个行业的领引者,往往又是重大技术的创造者、产品模式的创新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并因为对社会促进的贡献而为历史所铭记。这种穿越时空的价值,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数据可以比拟的。

(8)售溢价:

品牌产品的溢价能力优于无品牌产品,强势品牌的溢价能力优于弱势品牌,第一品牌、第二品牌的溢价能力更是明显优于普通品牌。同样的款式、同样的功能,对于数一数二的品牌产品,大多数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溢价幅度30%以内,基本上都在正常的承受范围。销售溢价带给企业的意义不仅仅是利润,还有产品持续进步的能力。

成为数一数二的高山品牌,是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的必由路径,也是实现企业竞争力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守城容易攻城难,抢先占据城池、抢先占据高地、抢先占据险要地形,可在两军对抗中取得主动,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有利地形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营销也一样,谁抢先占据市场的高地,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数一数二的领先品牌占据着市场的高山位置,占据着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从而在竞争较量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只做占据高山位置的的领先品牌,远离市场的洼地,这就是成功的真经。

大道至简,这个看似简单的坚持,正是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与竞争优势最大化的营销之路。

3. 如果不能占据高山位置

如果不能占据高山位置,就意味着任何人都有可能离你而去。随着市场的演变,从消费者到经销商,从员工到银行,从品质到利润,成功的必备要素会一个接一个弃你而去。

(1)终端可以抛弃你:

终端的位置是珍贵的稀有资源,对于不同位次的企业与品牌,终端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销量好的品牌被捧为掌上宝,最好的位置一定留给他们;销量一般的品牌,位置也一般,面积相应小一点;销量不好的品牌,强势的终端就会将你无情的淘汰。不能占据高山位置的品牌,不是面积小就是位置偏,甚至直接勒令出局。没有行业地位的品牌,将不同程度的为终端所抛弃,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现象,你不必愤慨,更不必惊讶!

(2)顾客可以抛弃你:

对消费者而言,类似的产品、类似的价位,数一数二的领先品牌就是消费安全的一种无言保证。太多的不诚信厂家,太多的劣质产品鱼目混珠充斥于市场之中,仅仅看产品外形是无法判断内在质量的,这个时候品牌就是最重要的依据;即便品牌与品牌之间,也存在品质的差异、服务的差异、细节的差异,品牌位次因此上升为另一个重要参数。占据市场高山位置的品牌,往往就是天然的重点选择对象,占据平地的基本属于用余光关注的次选择品牌,居于洼地的往往就是被消费者彻底抛弃的非选择品牌。

(3)经销商可以抛弃你:

可以任意选择的话,经销商自然会首先考虑既受终端欢迎又受顾客青睐的领先品牌,但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有机会与数一数二的大品牌合作,况且在品类萌芽的阶段,也许根本看不出谁比谁更强。经销商一旦选择与你合作,无论条件多艰苦,一开始定然会竭尽全力做好你的同盟军;如果长时间处于市场的低位,长时间未能摆脱被动局面的化,也许就有必要另做打算了,毕竟经销商需要市场盈利来支撑流通运营的开支。经销商放下原来的经销产品,定然要蒙受某种损失的,大多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4)供应链可以抛弃你:

虽说供应商希望与尽可能多的厂家合作,但小规模企业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们的A类客户。如果你的采购量过小,大供应商就不爱搭理;如果你的资金状况不理想,交易条件就会变得异常苛刻;如果你采购计划零星随机,那么供货时间就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供应商来讲,占据高山位置的大企业才是关键客户,是他们真正意义的服务对象,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获得的资源与支持,根本无法与占据高山位置的企业相提并论。

(5)品质可以抛弃你:

坦白的说,一个卖得不好的产品,是很难做到永久的高品质。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对设备配置、对材料采购、对人员素质、对管理规范、对产品设计等有着一系列的高要求;并且有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今天的高品质标准,到了3年、5年后不一定继续有效,而新的品质标准需要新的成本来支撑。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企业即便有心做精品,到时候只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产品销路不畅,企业的资金循环就会有一定的问题,很多原本应该坚持的细节就会逐渐放松。一旦产品品质不能坚守,要获得市场认同则是难上加难。

(6)成本可以抛弃你:

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品牌与占据高山位置的品牌,要获得同样的条件,其成本截然不同,甚至连融资的财务成本都是不一样的。供应商往往通过“优质低价”的策略来争取行业大品牌的订单;渠道商也总是以最优惠的政策来接收数一数二的行业品牌;占据高山位置的领先品牌,有很多享受特别优惠的待遇,甚至还有很多免费的机会,包括是商业土地的获得。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品牌则恰恰相反,处处都需要按标准付费,步步都需钱来铺路,成本居高不下,是洼地品牌与生俱来的财务代价。

(7)利润可以抛弃你:

同样款式、同样配置、同样品质的产品,因为市场位次的不同,市场接受的价格也是有所不同的,大家愿意为高位品牌付出一定的溢价,而低位品牌就必须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取生存空间,这就意味着同样成本的产品,低位品牌比高位品牌的回报要少。事实上做到同样的高品质,低位品牌所付出的成本已然偏高;另外,市场占比来看,高位品牌的市占率明显高于低位品牌,低位品牌销售规模严重受限。利润=价格×销售量-成本,无论价格参数,无论销售参数,无论成本参数,这三个方面的优势都为高位品牌所占据,低位品牌均处于劣势的一面。

(8)银行可以抛弃你:

银行处于资金安全的考虑,更喜欢向实力雄厚的企业、业绩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对于处于洼地位置岌岌可危的企业,银行避之唯恐不及。占据高山位置的企业,银行很乐意送钱上门;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企业,因为被银行抛弃的缘故,融资能力相对较差,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企业发展速度就相对较慢。银行等社会资源均明显向高位品牌倾斜,获得同样的资源,低位品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最终造成对利润的侵蚀。

(9)员工可以抛弃你:

员工,尤其是有能力的员工总是乐于为行业内权威企业效命。高位品牌,在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人力资源的获得上占据先天的优势。低位品牌,为了获得同样能力的人才,往往需要更高待的遇以及更高的职位来吸引。不同的企业,同样的岗位,能力往往相差一个等级;事实上低位品牌的支付能力也远不如高位品牌;即使愿意支付同样的薪酬,人们也总是首先考虑到占据高山位置的企业就职。这就意味着在人才竞争的层面,低位品牌就已经输给了高位品牌。

能够占据高山位置的就是行业权威,是整个这个行业的代言者,更容易获得获得信任与亲睐,无论终端还是顾客,无论经销商还是供应商,无论银行还是员工;并且在品质方面、成本方面、利润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

未能占据高山位置的品牌,只有栖身于洼地或者平地,任何人都可以抛弃你,包括你自己,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市场抛弃。当然,除了高山位置,平地也可以暂时栖身,但今天的平地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洼地。

总而言之,如果不能占据高山位置,则险象环生,远成功而近失败矣!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