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第一品牌经营法则概述(上):什么是高山战略

1. 高山战略定义

通俗的说,高山战略,就是在竞争中成为第一的战略方法。

任何一个行业充分竞争后,都会形成高山、平地、洼地的市场格局。就象体育比赛,荣耀的光环都会集中在冠军、亚军、季军前三甲,尤其是冠军身上。其实,第一名与第二名,第三名与第四名,甚至第一名与第十名,成绩相差并不多,但得到的价值认同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竞争的位次效应。

一个品牌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占据市场的高山位置,做品牌的高山,不做品牌的洼地,这是成功的法则。

高山战略是一种创新的企业思维模式,是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与现代市场科学的结晶。

首先,高山战略,从道的层面思考企业经营战略,构建企业正向价值,超越竞争,直指市场高山位置,为企业构建持续成长、永续经营的基因密码。

其次,高山战略从市场竞争战略的层面,系统构建竞争力,打造渐进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构筑竞争防御机制,从战略的高度,实现企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直至成为市场的王者。

再次,高山战略从市场营销战术的层面,系统构建品牌营销体系,打造突破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实现企业迅速稳健的切入市场、高效持续拓展市场,获得10倍、100倍、1000倍的成长。

最后,高山战略的哲学体系,强调企业家格局的提升。一个企业的高山能成长的多高,还决定于企业家的格局有多高。高山战略汲取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为高级阶段的企业家提供正心修为的修炼路径。

2. 超越西方战略的东方战略

高山战略,做第一的战略;不同于品牌定位战略、波特竞争战略等20世纪西方企业战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战略,一共只有200多年历史,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智慧,传承了5000多年,这在全世界是唯一的。

西方战略价值取向,“利”字当头,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逐利之心,其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大,诸如国际金融危机等现代经济问题无不源于此。

中华文明价值取向,“仁”字当头,推己及人,追求社会的和谐秩序;具有这样的仁爱之心,能量越大,创造力越大,这就是社会繁荣进步之源。

以恶性竞争为依托的战略竞争,少数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持续地给大多数人带来痛苦,如果要真正走向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就是要用东方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以仁爱为价值取向建立的市场战略来指导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就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意义。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境界,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如何为某些特定群体更好的创造价值,在位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得自然的回报,而不仅仅是不择手段。

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21世纪,纯粹以逐利维目的的西方企业战略已经不适应了;21世纪,以仁爱为价值取向的战略方法就应运而生了。

高山战略,以正向价值构建为基础建立高山位置;以系统的高山战略、战术体系,实现企业的经营价值;以人的正心修为,实现企业的自我超越。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高山战略正是汲取了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结合科学的现代企业经营、市场营销理念,形成了有别于西方500年来的市场经营价值观念,从此中国企业有了自己的经营哲学和战略工具。

高山战略,不同于定位。定位强调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位;而高山战略是在整个市场运行体系中占据高山位置。品牌的占位,在高山战略体系中,只是品牌力构建的一个方面。

高山战略,不同于蓝海战略。蓝海战略强调在红海之外寻找一个新的蓝海,而高山战略则涵盖红海、蓝海两个领域。高山战略有五大战略路径,蓝海只是其中两条战略路径。而且高山战略与蓝海战略不同的是,高山战略不仅仅是开创一片新的蓝海市场,更强调占据市场的高山位置。

高山战略,不同于波特竞争战略。波特竞争战略,提出了一个产业战略竞争的分析框架,和三个基本竞争战略类型。高山战略重构了基本竞争战略,创造性的提出了竞争力公式,构建了高山战略分析模型,使复杂的竞争战略分析变得直观明了。更重要的区别是,高山战略以正向价值构建为基础,是正道,是龙道,是有利于社会正向进步的战略思维模式;而波特竞争战略,单纯强调竞争,总结的是500年资本竞争的理论方式,为狼道资本所推崇,但狼道资本在全球的过渡竞争,已经凸现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5000年大于500年,龙道胜于狼道,现在的中国企业,是时候拥有中国自己的经营战略理论了,高山战略乘时而起,从5000年中华龙道智慧汲取营养,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带来助力。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