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第一品牌经营法则概述(中):高山战略分析模型

1. 高山战略分析模型

任何一个市场竞争单元经过充分竞争后,均会形成高山、平地、洼地的品牌层级:

(1)第一层级:高山

人们在选择一种商品时,通常会优先考虑三个品牌,构成品牌竞争第一层级。这个层级的1、2、3三个品牌,能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般可达70%,收益率高,品牌竞争力高,居高山地位。就象体育比赛,光环几乎全部集中在冠军、亚军、季军身上,尤其是冠军,以及亚军。

(2)第二层级:平地

人们对于某一种商品,一般能清晰记忆的品牌平均只有6个左右,4-6位品牌构成竞争第二层级。这个层级的4、5、6三个品牌,能占据10-20%市场份额,收益率中,品牌竞争力中,属平地。

(3)第三层级:洼地

市场充分竞争的作用下,7位以下的品牌,市场份额低,收益率低,品牌竞争力弱,陷入洼地。

2.应用实战:品牌延伸的阈值

地球不是一马平川的,品牌是有层级区别的,是有高山、平地、洼地的区别的。我们应该考虑,自己的品牌可以而且应该占据什么位置。如果,没有条件占据理想的位置,意味着不能占据理想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没有理想的收益率,此时不访慎重考虑是否要进入这个领域,或者退出这个领域。

在市场中常见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并把原来行业成功的品牌延伸到新的行业。这时候,必须客观的评估原来的品牌,在新的行业里能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是能占据第一层级的、还是第二层级的,还是被排除在第二层级以外的。

一个品牌,在一个行业里的位置,是需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而并不是企业自封的。一个品牌,在一个行业里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不能保证在另一个行业里也取得消费者的认可。

企业往往犯这样的毛病,把在甲行业取得成功的A品牌,想当然的延伸到乙行业里去,认为在乙行业里A品牌能够取得在甲行业里一样的位置,美其名曰品牌效益最大化。一个品牌要使用在不同的行业里,比如一张电影票要在不同的电影院看电影,这是要闹笑话的。

在甲行业,A品牌占据的是高山的位置,盲目延伸至乙行业,在乙行业已经有领先品牌E等占据高山的位置,平地的位置也已经有F品牌等占据,A品牌掉入到洼地的位置。

品牌延伸的阈值,特指一个品牌有效的延伸范围。品牌有效的延伸,应该考虑的两个要素就是品牌层级的位置与品牌延伸的数量;其中品牌层级是判断品牌延伸是否有效的首要依据。

该品牌延伸至另一个行业产品时,能否占据第一层级或者第二层级的位置。如果不能排在这两个层级内,说明该品牌不能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很难有良好的市场回报,应谨慎进入。

如果该产品市场尚未被其它强势品牌占据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位置,本企业具有领先进入的优势,并具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支持。

如果有侧翼进攻的机会,或者是价格、或者是客户、或者是市场区域、或者是渠道、或者是产品创新、或者是资源卡位,甚至拥有替代性的技术,而且企业的资源是足够的,速度是迅捷的,竞争者来不及反应,或者这种侧翼进攻战略与竞争者现有的市场策略是矛盾的。

以上情形可以考虑品牌延伸。即使如此,是否一定要采用原来的品牌,也是应该谨慎考虑的。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