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埋在问卷堆里的公司

对于那些试图让公司对其行为负责的人来说,在过去的几年中,透明度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字眼。但是,究竟要有多透明才算够?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有点过分?

现以英国电信集团(BT)为了应付此类需求所产生的工作量为例。英国电信可持续发展和公司责任部总监克里斯•图朋(Chris Tuppen)表示,公司每年收到200多份有关公司治理和企业问责制度的问卷。要求进行调查的主要是政府大客户、投资者、学术界和咨询公司。

“1990年,全年大约只有5份问卷。自2000年前后起,每年的问卷量呈指数级增长,”他说:“一些问卷有80到100个大问题,大问题下面还常常包含一些小问题。”现在,公司派了专人,每周花2到3天的时间回答这些问卷,公司每年为此支付的直接成本为2.5万英镑。

遇到这种情况的不只英国电信一家。由于担心治理缺陷、道德过失或环境管理失当而导致的风险,人们越来越希望公司提供详尽信息,以确认公司是否达标。

“毫无疑问,在过去几年中,问卷量飞速增长,”投资者关系协会(Investor Relations Society,欧洲一专业机构)会长阿尔•路易尼斯(Al Loehnis)说:“实际上,这已经给公司造成了一些问题。”

结果,“问卷疲劳”(“questionnaire fatigue”)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公司秘书和企业责任经理折磨得苦不堪言。他们经常要面对一大堆纸上和网上问卷调查表,而这些问卷的调查范围常常十分相似,只是每张问卷的角度略有不同。

国际酿酒集团苏格兰•纽卡斯尔(Scottish & Newcastle,简称S&N)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布里奇特•沃克(Bridget Walker)表示,许多问题与公司业务毫不相干。S&N亟待解决的是那些会对公司声誉产生直接影响的问题,例如有没有对顾客的酒类消费量负责,或者在新兴市场的运营中是否符合劳工标准。诸如每家英国工厂用电量多少的问题则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不需要讨论这种问题。”

然而,参加大型问卷调查和排名活动也有压力,甚至是冒着得低分的风险。此类活动包括富时指数(FTSE4Good Index)和社区的企业(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 BITC)发布的企业责任指数。 “如果我们不参加的话,好像我们有什么要隐瞒似的,”她说。

评级机构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它们将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转而卖给他们的会员,这令一些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尤为苦恼。本周新推出的一本专业杂志——Real IR引用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投资关系负责人安德鲁•格里菲思(Andrew Griffith)的话说:“你没法和那些著名机构绕弯子。问题就出在这些机构身上,他们自己任命自己,然后象潮水一样涌过来,希望你能在这些冗长的问卷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时候,这些问卷看上去像是某人在家用电脑打出来的。”

问卷质量参差不齐。英国电信的图朋先生坚决提倡公司透明度,并认为公司很有必要一丝不苟地回答来自客户、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的问题,因为备受推崇的富时指数和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就是由他们排定的。但让图朋先生大为头疼的,是有些问卷要求的答案早已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以及要求公司评估自己业绩的问卷。他甚至还被要求填写一份有关“问卷疲劳”的问卷。

“另外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是,问卷给出许多方框让你打勾,可这些答案没有一个与你的管理方式相符。有时候这是网上调查,如果你不在方框内打勾,就无法继续回答下一个问题,所以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虽然很可能没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有些人则认为,鉴于近来公司丑闻的严重性,这类问卷调查无论会给公司带来怎样的负担,绝对是一件好事。

成立于2000年的Governance Metrics International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评级机构。该机构根据从公开途径获得的数据,为全球2100家公司拟出了详细的情况介绍。该调查涵盖了将近500项公司业绩指标。在向机构投资者会员分发这些评级前,他们会先将这些详细介绍寄往各个公司,供他们审阅,并提出意见。

“我很同情那些公司负责人,他们必须处理越来越多的客户服务调查,公司治理调查,或和类似我们这样的数据审核公司打交道,”公司首席运营官霍华德•谢尔曼(Howard Sherman)说:“但我们必须更全面地看问题。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公司想要获得合理的评估,保证持续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才是关键。”

其他人则怀疑,问卷调查是不是改进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国际企业治理网络(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Network)董事长阿拉斯泰尔•罗斯•古贝(Alastair Ross Goobey)表示,对公司进行详细的审核调查是正确有效的办法,但不应以无休止重复问卷的形式出现。阿拉斯泰尔曾任赫莫斯(Hermes)董事长,同时也是一位活跃的基金管理人。

“这完全是场恶梦,”他说:“公司秘书快被狂轰滥炸的问卷逼疯了,许多问卷非常浪费时间。”问卷这种工具往往比较迟钝,他说。“大家可能太专注于填写问卷了,对于真正的风险在哪里却分析得不够。任何有助于遏制个人问卷大潮的想法大概都是好的。”

随着英国政府制定的规章草案即将出台,问卷的泛滥之势可能得到遏制。政府将规定,公司在年报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回顾”中必须阐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风险。

伦敦证交所也一直在与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更为有效的报告渠道,从而减少问卷的负担。基金管理公司也开始联合向公司提出要求(而不是单独提个别要求),请公司就某些公众关注的问题提供信息,例如有关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碳排放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药物使用项目Pharma。

一些评级机构正在尝试解决“问卷疲劳”。它们改为从公共渠道收集数据,并且只有在为了进一步获得一些信息时才与公司打交道。

一份分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研究质量的最新报告指出,有三个机构在“问卷疲劳”问题上处理得最好,即Innovest,美国的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nvestor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Center)和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搜集数据的瑞士SAM研究中心(SAM Research)。SustainAbility咨询公司研究和推广部总监Seb Beloe表示,公司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在接受谁的问卷以及接受调查的方式上,他们应该更有战略意识,”他说:“很少有公司考虑过他们的投资者关系部门应该如何与客户服务调查部门合作,从而确保他们之间的沟通顺畅有效。” Seb Beloe也是“金钱的价值”这一报告的作者之一。

一些公司在接受问卷方面已经开始精挑细选。今年,参加社区的企业(BITC)排名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但去年榜上有名的两个公司今年却不见踪影。路透通讯社的退出是因为BITC的排名方法对企业责任工作的广度以及与媒体特性相关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壳牌(Shell)则表示,公司已接受了许多问卷调查。他们想先看看BITC体系将如何发展,然后再决定是否将资源再次投入其中。

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Context总监彼得•耐特(Peter Knight)认为,企业应该只回答那些能令他们受益的问卷或排名。其它调查的相关答案应该到他们的网站上查询——当然前提是网站上有这些信息。

他建议,如果问题有失公允,或与公司业绩无实质性关系,他们只要拒绝回答就可以了。“这有点像保险推销员。你没必要非得和他们交谈。”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