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打开天线,向世界学习

十年前,如果让你猜,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哪一个最有可能成为行动电话市场的赢家?

谁都会打赌,答案一定是摩托罗拉。

毕竟,手机是美国发明的,而摩托罗拉是最早量产手机的公司之一。它有非常成熟的供货商网络,门口永远有最好的半导体供货商或广告公司,排队等着和它做生意。

谁会想到,那个来自芬兰、没有人听过的小公司诺基亚,最后竟然会成为全球市场的龙头老大?

背后的差异就是,诺基亚向世界各地学习新技术和新的顾客需求。从观察亚洲市场,它发现手机可能成为未来时尚的趋势;从欧洲市场,它了解到应该将手机顾客分成不同区隔;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使用者,它学到数字科技未来可以大幅改善手机的功能。

相反地,摩托罗拉则继续根据对自家后院的市场和技术的了解,发展它认为对的产品,错过了跟上数字科技的转变,以及变成时尚产品的可能。

在今天的世界里,只在你自家后院学习,已经越来越危险了。INSEAD大学教授窦兹(Yves Doz) 和山多斯(Jose Santos),最近在常春企业期刊(Ivey Business Journal)上指出,短视竞争,也就是只运用你本土市场的经验以及顾客需求,风险非常大。

不论你想成为全球的竞争者,或只要在自己市场存活,你都会面对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采用你不熟悉招式的竞争者。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随时都应该打开天线,向世界学习。

究竟如何向世界学习呢?

两位学者指出,企业可以透过与全球重量级客户、配销商或伙伴,形成伙伴关系,进一步对其他地区的市场有所了解。

但是,企业也不应该过度理想、漫无焦点地学习,而应该以解决某个问题为基础,作为吸收其它国家养分的第一步。

举例来说,日本资生堂公司因为缺乏生产顶级香水的技术和能力,在营收和利润上,受到竞争者很大的威胁。这个问题非常明确,让资生堂在遭遇几次几乎功败垂成的研发之后,决心从香水殿堂法国市场,寻找学习的来源,最后成功发展出几条产品线,成为香水市场的要角。

有时,不需要等到问题发生,就可以进行一些项目,让公司开拓世界观。例如,花旗银行决定要推出亚洲信用卡时,它没有直接复制美国的模式,而是建立了一个跨国团队,希望将全球的知识结合在一起,针对亚洲创造一个服务平台。这个决定造就了花旗信用卡在亚洲的好成绩。

相反地,数十年来,宝碱公司一直拥有意大利咖啡领先品牌Splendid。透过这个资源,宝碱可以完全掌握咖啡生产、配销和行销的知识,也对顾客饮用咖啡的喜好非常了解。结果,宝碱只狭隘地看待这个专业知识,将之视为采用宝碱的品牌以及产品管理技巧,进入意大利市场的桥梁。

它忽略了将意大利饮用咖啡的特殊习惯,当成创新的养分。结果是,来自西雅图的小型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吸取了这个知识,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王国。向世界关上窗户,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