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TopVisions.com鼎智职业生涯研究课题组报告
“无薪求职”会有效果吗?
报道原文:
2003年12月21日,在成都的一次“双选会”上,刘风川和室友们——四川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科技英语专业的6名应届毕业生,集体亮出了一份“无薪求职”的应聘书。威特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武承认,“无薪求职”吸引了他的眼球:“至少说明这些‘天之骄子’放低了姿态。”事实上,刘风川们的“无薪求职”似乎只是一场模仿秀。这年的12月初,一些大学生率先在沈阳打出了“零工资就业”的旗号。他们希望用人单位能先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试用满意后再谈薪水。
鼎智专家观点: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普通的商品买卖中存在一个价格需求曲线,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市场需求便会相应增加。但是,人力资本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经济要素,对于一个求职者的具体薪资标准。首先,它必须符合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其次,它必须遵循企业薪资体系的整体原则;再次,薪资水平是员工与企业的需求匹配;更为重要的是,薪资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期望与员工付出的心理契约。
因此,鼎智研究小组认为,部分大学生在求职中采取的“无薪求职”做法,可能会吸引到个别企业的目光,但是这种办法在企业如何实际运作,在法律和实践上还缺乏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此外,这种做法还有许多负面效果,如暴露出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职业规划和定位不明确、有哗众取宠的炒作嫌疑等问题。
“薪资联盟”能够挺住吗?
报道原文:
重庆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网上发出了建立“薪资联盟”的倡议,他们发出的帖子说:“为了我们敬爱母校的声誉,为了我们多年的寒窗苦读,为了抵制某些黑心公司的趁机压价,让我们联合起来组成薪资联盟,低于2500元/月的就业协议,坚决不签。”
鼎智专家观点:
求职是个人与组织的匹配过程。在这个匹配过程中,个人和组织都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因此,某些组织或某些个人希望建立的薪资联盟,如果缺乏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基础,那么这个联盟就会不攻自破的。
鼎智职业规划专家非常理解大学生对自身知识价值、多年教育投资的看重和珍视。但是,现实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薪资谈判基本上没有多大余地。因此,鼎智专家建议:重要的不是去对所谓的“黑心企业”建立薪资联盟,相反,大学生应该想办法去寻找和应聘那些能够满足你薪资要求的优秀企业。
为什么薪资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
鼎智研究小组认为,在微观层次上,薪资水平体现了人才对企业的价值。在宏观层次上,薪资水平反映了行业景气的水平。借鉴国外的研究数据发现,从长远角度上看,薪资水平还是更多地受微观要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薪资水平更多地体现出人才的实际价值,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薪资水平负责。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来看,薪资只是职业生涯目标的一个方面。鼎智专家认为,客观上看,薪资谈判权的基础,最终还是来源于人才对特定企业的独特价值。因此,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在薪资方面没有商议和谈判的余地,大学生只能接受企业的薪资体系。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行业经验的积累、业务技能的提升,工作3-5年后的职业人士会逐步拥有更多的薪资谈判权。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你逐步成长为一个职业人士,拥有对企业的独特价值,则企业一定会考虑提升你的薪资和待遇,以体现对你的认同和激励。从个人角度看,如果当前就职的企业没有认可你的人才价值,你完全可以去寻找一个认同你价值的企业。
因此,鼎智职业规划专家建议: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而不是更多的关注薪资问题。理由很简单,大学生在毕业阶段根本没有什么谈判资本。因此,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关心如何在未来的3-5年中积累和拥有谈判资本,而这正好是职业生涯规划所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自鼎智网站www.TopVis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