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
讲师:李庆远
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问题:世上唯一不会改变
的是什么?
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只能以变应变
变就是创新
个人/企业都需要创新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创新是研究开发的原动力
创新是个人快乐生活/工作的源泉
创新是工作改善和企业进步的动因
问题1: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
问题2:“多元化找死,不多元化
等死”说法正确与否?
问 题 3:
员工在一固定岗位上工
作多长时间对企业和个人都最
为有利?
二、怎样不断创新
创新游戏三:
请运用“头脑风暴法”在1分钟之内尽可能多地想出回形针的用途;
4-6人一小组,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
头脑风暴基本准则:
1)不允许有任何批评意见;
2)欢迎异想天开(想法越离奇越好)
3)追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4)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
创新游戏二
以下是16个点的图形,请大家开动脑筋,只用六条相接的直线(每条直线必须相连,而且不能相互重叠),将这十六个点连接起来。
• • • •
• • • •
• • • •
• • • •
游戏二答案:
• • • •
• • • •
• • • •
• • • •
创 新 观 点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
不能被惯常的做法束缚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沟 通 游 戏
请学员们进行一个非常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游戏
先将试卷正面朝下,事先不要看
时间只有30秒,一听口令立即开始
沟通游戏启示:
1、我们常常没有再认真地研究一下问题,这会是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已经处理过很多类似问题了;
2、其实,因为目标模糊而匆忙去做的事情,比不做的结果还 要糟糕;
3、你会从别人那里感到压力,比如,看到大家都开始做题 了,而你还在阅读提示,你也会改变计划,加入到盲从的队伍中去。
三、企业日常 创新方法
提案改善流程体系(例)
1、 提案改善之范围
·经营管理制度之改善 ·操作、检测
或其他一切作业程序或动作程序之改善
·工厂布置之改善
·治具、模具、工具等之改善
·设备自动化、省力化、省人化及省时化之改善
·产品品质、服务品质或设计之改善
·物料、零件、产品等搬运方法之改善
·原料之节省、废料之降低或利用以及能源节约等成本费用降低之改善
·工作环境之改善 ·安全卫生之改善
·其他有利于公司经营等事项
不 受 理 之 提 案
·非建设性之批评或意见
·人身攻击
·个人薪津及人事异动
·已提过或已(正)实施的案
·其他经审查委员会认定不属提案范围者
不受理之提案不予评级,亦不给基本奖
但必须回覆提案者,说明不受理之理由。
并希望继续提出宝贵的改善案。
发现问题的方法
三不法﹙3U﹚ 不合理Unreasonable 不均衡Uneven 浪费Uselessness
5WIH法,流程
4MIE法,五大生产要素 Man人员 Machine设备 Material材料 Method方法 Environment环境
六大任务法,现场
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基本的想法
整体的看法
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拘泥,坦率观察
做根本的、重点的思考
分类思考
依据数字来思考
经常意识再前一个目的
相信绝对能解决问题。
发现解决问题的原则
合理化ECRS原则 Eliminate剔除Combine合并 Rearrange重排Simplify简化
廉正快乐原则
廉……成本 正……正确
快……速度 乐……轻松
四、创新与学
习型组织
什么是学习力?
学习力是如何
提高你的竞争力的?
如何有效学习?
背 景
当今世界
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你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彼得 · 圣吉
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把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
终身学习!
知识储备+工作运用=就业
就业中+总结提高+学习力=能力
就业+能力+机遇=业绩
关于彼得 · 圣吉
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
学习型组织及其互动共享的学习系统,是组织应对变化、创造未来的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学习动力
—- 目标决定
学习毅力
—- 意志支撑
学习能力
—- 精心培养
术语词汇
五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改变心智模式
团队学习为中心
自我超越求发展
系统思考是沃土
学习力: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生存
主题一 新思维
思维是人类最根本性的
资源,尽管如此,我们从来
都没有满足过我们的这一重
要技能。无论我们已经变得
如何地好,我们都还是在设
法变得更好。
——爱德华·德·波罗
五项修炼的关系
自 共
向上 我 同
张力 超 愿
越 景
基础
团队学习 改善心智模式
主题二 学习力
学习速度<变化速度
=死 亡 !
个人 学习
— 积累、内化.
团队 学习
— 沉淀、筛选.
组织 学习
— 外化、巩固.
联盟 学习
— 社会化、显化.
态度决定一切
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铸造性格
性格
改变
命运
关键是什么?
是用半杯水的心态,还是用半杯空的心态学习?
形成折中共识,还是向上发展型共识?
学习、工作两张皮,还是学习、工作不分离?
一个好的心态
+ 一本成功的教材
+ 一个无限的舞台
= 成功
总 结
反思、反馈
和共享后必须 有新行为.
造就适宜时代发
展要求的“数字神经系
统”,整合形成适应生
存发展的素
质和技能。
做你自己
人生中的
最好!!!
快乐学习! 积极学习! 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