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其中的一篇文章是采访清华出来的青海大学校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就此评价,谈到了人才的标准,深受启迪.
曹国兴说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看看其具不具备以下四条:
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国际视野.有着宽阔的国际思维可以很好地作出一些判断.
三.知识结构,既然是人才,就应该起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结构.
四.社会适应能力.人才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一个个体,就不能脱离这个群体,因而必须具有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又该如何看待企业里的人才,企业里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企业里衡量人才的标准又是怎样?顺着曹司长的思路,我的体悟是:
判断企业里的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的元素:
一.企业团队精神.一个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的员工是企业里需要的员工.
二.行业视野.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熟悉了解行业的状况,能真正准确地作出符合企业实质的判断.
三.专业知识结构.最不能欺骗人的就是专业,这也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点.
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好的企业发展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在不同阶段充当铺路石.
企业里的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选人的头关,因而多些科学合理的选拔判断人员,这样也许会为企业多寻觅到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