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原创时评:民营企业家协会也属“民营”?

  8月22日,多名企业人士爆料称,“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以拉人入会授予职务,收会费等方式敛财,会员交1.68万元可参加会议,交50万元可被授予副会长头衔,“给钱就能拿奖”。记者曾以咨询者身份致电该协会,工作人员直言拿钱马上可以入会(8月23日《新京报》)。

  参加个会议要交1.68万元的会费,如果能交50万元还能给挂个副会长的头衔,并且交的及时还可以打折,说是整个会议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实际上仅在大会堂里搞个“开幕式”,其余会议则转入宾馆酒店,说是有中央领导参加,还能合影留念,可压根就没见过中央领导的面,晚会现场宣传显示,有多名影星歌星到场演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和企业家现场论道,结果不仅没有见到影星歌星,以慈善活动为幌子的晚会变成了协会自己的敛财。这样拉大旗做虎皮,以敛财为目的的“民营企业家协会”,怎么看都不像是社会团体,倒像也是民营企业,而且完全是拿名头做产品的“非法经营”。

  这几年,某些行业协会像公司企业一样“做生意”并不鲜见,但还没有像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这样露骨和赤裸裸,应当说“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是全国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是政府与民营企业进行沟通的一座桥梁,既然是“协会”,会员的加入应当是免费自愿,协会领导的产生也应有会员中产生,除了应当收取的会员会费以供协会运转开支之外,笔者想不出还需要叫什么费用,更不理解民营企业家协会如此敛财是意欲何为。

  把民营企业家协会当成“民营企业”来办,想方设法巧立名目的敛财,笔者以为根源还是在于协会的官商体制不明和职责不清上,本来,像各类协会这样的民间社团组织,与政府部门及官员是扯不上关系的,然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包括民营企业家协会都与政府部门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协会的敛财往往与政界默许或纵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的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处于尴尬的地位,而民营企业家们虽然家财万贯,但仅靠有钱没有值得炫耀的“政治地位”从让人感觉“美中不足”,于是,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把能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能戴上红顶以及能和政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作为经营企业之外的第二企业来运作,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协会作为行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面的无限商机,民营企业能够进入“国家级”的行业协会,无形中为企业提高了档次,花点钱自然不在话下,如果再能弄个“国家级”协会的副会长头衔,自然更觉得风光,而相对于协会来说,出售这样的产品成本几近于零,几张印刷精美且不需要经过任何研究批准的“委任状”就能解决问题,至于协会为会员颁发的各类奖状证书,只要企业愿意花钱,可谓应有尽有要什么荣誉给什么荣誉,难怪报道中一位获得“中国企业年度创新人物奖”的CEO,感觉价格太低廉“我回去都没脸往外挂”。

  笔者以为,敛财的行为出在协会身上,但根源未必就是各类协会的本身,人们对各类协会敛财乱象的质疑已非一日两日,相关部门应当对这些敛财协会的资金用途去向进行彻查,我想或许可以揭开协会敛财根源的冰山一角,再顺藤摸瓜查清问题实质应当不是问题,乱象不除,协会难免不成敛财的“邪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头衔50万元一顶,还可以降价出售,估计不错的话,一个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员工总数有多少,该协会的副会长恐怕也会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了。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