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群众向“新华视点”记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9月16日《新华网》)。
食品卫生安全是眼下普通老百姓最为头痛的问题,从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所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几乎是接二连三,眼下,从公安机关查处的地沟油案件来看,地沟油流向餐桌不仅已成现实,并且据专家预测情况还是相当严重,从各种肉类到瓜果蔬菜再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人们无时不在提防有毒有害食品的侵袭,而对于监管部门的乏力监管也似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用健康来检测食品的安全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在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状况下,某些政府机关不是同普通老百姓站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做出努力,反而利用某些权利为自己开启了“小灶”,从报道中我们看到,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农业厅等某些政府机关,利用特权搞起了“特供渠道”,专门在一些偏远及无污染的山区兴起了自己的“自留地”,还搞起了“特色养殖”,专门让农民种植绿色蔬菜,养殖“高山土猪”供自己机关部门小团体享用。这其中不仅隐藏着特权的极度腐败,同时,更让群众看到政府部门对食品卫生安全威胁的逃避,其行为既让人痛心又令人不齿。
从报道中我们也能分析到,这些政府部门手中大都掌握着各种名目的资金。资金要给谁、给多给少,这些部门几乎都有决定权。如果看中某一农产品基地,部门既可通过当地基层政府或企业,让其以一些名目申报项目或申请补助等方式实现变相“补偿”,而部门得到的是低价优质农产品的长期供应。这是其一,
我们都知道,纯粹的绿色蔬菜和绿色养殖,不仅生长周期长,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即使供应市场价格也比普通的蔬菜肉类高出许多,普通居民家庭根本无力享用,即使这些政府部门利用权力变相对某些农产品基地进行“补偿”,但从特供出售给政府部门的农产品价格上来看,依然高于普通农产品市场价许多,对于阳光收入并不是很高的国家公务员来说,如果仅靠工资收入来购买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是其二。从两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政策提供个农村的某些资金,成了这些政府部门换取集体利益的特权,名义上是扶持地方农村农业的发展,而实际上是补贴了这种“特供渠道”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最后又转化为优价的绿色农产品实惠部门官员,综合两方面来看权力腐败是显而易见的。
非但如此,这种“特供渠道”的增多,势必影响到政府部门打击查处有毒有害食品的信心和积极性,无形之中纵容了市场上食品卫生安全威胁的加大,而最终深受其害的注定还是普通老百姓。另外,这些政府部门既然能利用职权为自己开辟农副产品“特供渠道”,就有可能还会广开门路,食用油市场地沟油泛滥,完全可以在开拓“食用油特供渠道”,至于烟酒酱醋茶等等,只要市场上出现某种危害身体健康产品的现象严重,他们就有权利开辟某类“特供渠道”,因此这种行为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权利下的“特供渠道”不仅仅只是腐败,更是毒化社会空气,恶化党群政群关系的毒瘤,是民生观念的极度缺失,更是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稳定的根根导火索,相关部门切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严厉查处和追究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