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一架俄罗斯客机在俄中部城市雅罗斯拉夫尔附近坠毁。事故已造成至少43人遇难,2人幸存。航空部门消息人士称,飞机燃油质量低劣,或许是坠机事故的主要原因。(据9月8日《中国新闻网》消息)
发生空难,这是惨祸,因为高空堕毁,只能是机毁人亡,能大难不死的,鲜有人在。
发生空难,这是悲剧,因为许多飞机堕毁事件不因天灾只缘人祸。天灾不可免,而人祸却可以免,今毁于人祸,岂不悲哉!
俄罗斯航空部门透露:飞机的失事可能因燃油质量低劣所致。如此事属实,这43位遇难者可谓“冤哉”!命不该绝而居然魂归天外,这岂能说“不冤”?于是人们纷纷惶惶然起来,要是乘坐这样一架添加了劣质航空油的飞机,岂不是命悬一线?
于是我们不得不严肃地对待这样一个问题:质量意识与质量保证。
质量意识与质量保证,这牵涉到主客观的关系问题。主观与客观,这是对立的统一体,因为有什么样的主观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客观后果。以堕毁航班为例,工作人员或者以为添加一点劣质油无关痛痒,但却没有预料到飞机会因油料质量问题而达不到起飞高度,最终导致堕毁的后果。如此看来,这质量意识岂是小事一桩?
要树质量意识必先树责任意识,有责任感则一丝不苟,严格按规范操作,精益求精之下,安能有质量事故发生?
要树质量意识必先消除侥幸思想,有侥幸思想,总想“未必然”,但偶然中有必然,发生问题的概率虽小,但“千里之堤毁于一旦”却是至理名言。
要树质量意识必先重视道德修养。若素质不高,则工作上敷衍塞责,经营上以次充好。前者隐藏安全隐患,后者则危机四伏。飞机注上劣质油,会导致机毁人亡,汽车注上劣质油,犹如车行薄冰之上。诸如此类的事件,我们见得多了,岂能不让人诚惶诚恐?
要让百姓有安全感,就要树立起质量意识,也只有当我们都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时,才能以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从而为工作或产品贴上安全的标签,让百姓有泰山之稳。
俄罗斯的空难是惨烈的,其中有整整一支冰球队遭到灭顶之灾,痛定思痛之余,让我们重提质量话题,呼吁质量意识。我以为这就是俄罗斯空难事件给我们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