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深居简出,但是不免也有碰上应酬的时候,当然主要是作为第一顺位的炮灰出场。按颜色来分,红、白、黄、绿,各色酒都接触过,如果就价值来分的话,却非常惭愧,无论是赵本山老师小品上的国窖15XX,还是近期两会代表们享用的国粹茅台,在下都无福消受。尤其是后者,在我国成了文化的象征,类同于“不到长城非好汉”,喝不喝得到,事关国体和权利尊严,不可谓不重要。
因此,当最近茅台挂上“三公消费”的大牌子被人诟病时,我有点忍不住为茅台叫屈,它系出名门、珠圆玉润、好歹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奈何如今站在烽火台上,反被诸侯戏。其实,个人感觉,茅台酒不是问题、宝马公车不是问题,出国考察不是问题。真正后面深层的考量应该是:谁来监督这一系列消费开支,让茅台酒喝到明处;让胆敢乱花钱的人,有对选民畏惧的忐忑感。
我觉得中国老百姓不是那么计较,这么多年了大家肯定也对这些事有点审美疲劳。再说,美国总统也不是经常去戴维营休假么,从克林顿、布什,到奥巴马,媒体里经常放出他们休假的画面,以证实外国总统也是正常人类。由此可见,作为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责任可谓重大,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待遇和消费。关键点在于:这些公款消费是否有公开透明的监督体制,媒体能够有一个更为自由的舆论环境,而选举体制能否把那些胡乱消费的官们给选下去。
刚才我们说到美国总统的度假,每年都会由国会核算一定费用提供给总统享用,额度、使用方式都有严格的监管,公开透明;另外媒体也发挥着社会喉舌的重要作用,谁要是有点问题,绝对会像尼克松、克林顿那样被报道示众,就连香港,最近不也针对特首坐游艇、深圳租房子提出了很多质疑么。最后,公家的钱需要真正把全民所有制定着下来,封建王朝的皇帝打击腐败是比较用心的,因为天下莫非王所有,如今,公家财产的所有权缺位,导致某些不良官员“不拿白不拿,反正没人管”的心态。
过去的士大夫经常把社稷败坏推在某些红颜祸水上,而今我们针对公款消费,如果只拿茅台酒说事,也有点过分放大。说不定将来还会出现XX烟、XX车、XX表。还是那个观点,茅台酒没有错,错是茅台酒背后某些制度。(作者系平安集团企业培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