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警惕地产调控下企业现金流风险

  杭州媒体近日曝出消息称,杭州余杭镇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这是本轮房产调控政策下,杭州第一家因资金链问题申请破产的房产公司。据重庆晨报报道,在2月前后,曾开发过杭州温州经济城的杭州瑞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提交申请。知情人透露,目前杭州申请破产的不止这两家开发企业,还有不少房企资金已到极致,正在破产边缘挣扎。

  事实上,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被人关注,2011年4月,为了在培训课程中分析地产行业,我也对比过万科2009年和2010年的财务报表,当然我的财务知识非常业余,不过还是能够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万科报表中的现金流2010年同比下降约75%。彼时正伴随着王石淡出万科的种种争论,我相信,从那个时刻开始,房地产公司又开始了一轮高价拿地、扩张的进程。更大的背景是,2009年国家巨额信贷的释放,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再次出现,房地产的热潮随之而起,当然,货币超发效应传导至市场一般总是要滞后7-9个月。

  房地产到底会因为什么原因波动,其实大家都没有明确的结论,甚至针对同样的情况,能够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比如面对加息的货币政策,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提高利息或者通胀影响了投资者的边际成本,会导致房价的下跌。而金融学的角度,把房地产看作是资产,投资的价值只会跟预期收益和风险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加息变相的确认了通胀(这一点算是中国特色,滞后通胀加息),也承认了货币的贬值,这样更加强了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保值增值的预期,房价非但不会下降,反而可能节节攀升。作为金融学的学生,我是赞同后者观点的,而且这几年的事实暂时也支持了金融分析的观点。

  金融分析强调资产是有方向的:即“头寸存在于一切资产之中”,持有了房地产,我们可以认为是持有了人民币购买力的空头,还有土地价值的多头。事实上,我们现在买房子,基本上等于买了一块地70年的居住权,外加上面附送的一堆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成本即使涨的再快,这几年也不过一平米3000元,所以成本中占最大比例的果然还是土地价格。

  那么回到问题的关键,地产企业的现金流紧张有可能造成连锁效应。如果地产企业纷次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产生金融危机里常提到的“明斯基时刻”。理论上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者们负担少量负债,偿还其资本与利息支出均无问题。第二阶段,他们扩展其金融规模,以致只能负担利息支出。第三阶段,他们的债务水平要求不断上涨的价格水平才能安然度日。房地产企业是土地的较大投资者,他们产生了危机情况,会有可能传导至土地价格进而影响地产价格,而这个影响是过于巨大的。

  想要安家乐业的中国百姓,自然是痛恨高房价,而政府也在努力把调控房价作为施政的重点,但是房地产的问题盘根错节数十年,我们还是需要警惕调控下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风险,因为现在是要拆除炸弹而不是引爆它,即把导致畸形房价的深层经济原因调整过来。引爆炸弹虽然很容易,但是伴随而来的会是不堪忍受的整体滑坡。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