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Facebook&Instagram,中国难以复制的传奇

  北京时间4月10日,Facebook宣布,该公司已与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达成协议,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支付方式为现金加股票。网友微博里的数字总结为我们简要描述了后者:13名员工,500平米办公室,创立仅551天,取得2700万iOS用户,被Facebook10亿美元收购。这样的故事肯定如同美国历史上诸多财富传奇一般,激发创业者的热情,而技术就在商业的氛围中迅速发展。

  网友们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感慨在中国这样的传奇不容易发生,有人笑谈,Instagram 团队只有13名员工,如果在中国,至少得26人,那一半负责删图。还有人说要是这块赚钱的业务被别的企业看上了,迅速拿来山寨,早就没他们份了。看起来,虽然大家说的是外国的事情,其实本质上都在谈中国。那么我也想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评论,中国为什么难以复制Instagram创业奇迹。

  中国自然也存在很多创业的神话,被各类成功学人士刻意传诵:百度上市造就一堆三十岁不到的亿万富翁;360上市董事长身价突破7亿美元……但是,深入了解后我们就会感觉很奇怪,中国这类的创富奇迹,大都是在美国上市获得资金支持的。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种对比凸显了中美对于创业所提供的资本支持,而事实也证明,一个完善运作的资本市场,就是要为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持,成为好创意、优秀想法的“提款机”。而所谓的靠政府提倡、政策扶持创新,或者是某地方领导突然想要创建XX科技城市,是不大可能带动起创业的,因为大家都不再傻了。

  想起来也有些不舒服,这些企业势头正猛,利润和分红不差,却在中国赚钱分给了国外的投资者,为何中国的股民不能享受这样的财富机会呢?我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个颇有笑点的新闻: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采访中称:不管涨跌都应该买中石油。这就是大量资金持有人所面临的局面,著名财经专家时寒冰曾经笑谈:中国的股票投资人就像拾荒者,在垃圾堆里面寻找稍有价值的玩意。看起来,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把投资人和赚钱的好企业撮合起来,这件事情很重要。而中国股市,就像是个极度势利眼的媒婆,撮合的首要条件看出身,忽视才华、人品、潜力。

  另外,中国和外国股市的不同理念,也是造成创业环境不同的重要因素,我们关注政策的风吹草动、从报章头条里寻找各种暗示话语,如同古时的专家研究春秋笔法,每一个字都要有道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大家都被政策市教育了。而美国的股民看重预期,如果有良好的主营业务和盈利预期,即使高倍市盈率发行,大家都愿意持有。同样是高市盈率,一边是技术创新、盈利前景良好的新兴企业;另一边是60倍高市盈率发行的国企垄断中石油。这种巨大的反差只会让中国的创业者望而兴叹,死于贫血。

  钱很重要,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如果创业者能够因为卓越的想法、出色的理念受到及时鼓励,比如在资本市场筹得资金、在股票市场上市,那么整体社会的创业氛围就能大大激发。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只有投资XX石油这样的选择,它所起到的,是一种罚优赏劣的逆向激励,大家就只会团结在垄断企业周围,寻求安全而不去自主创新。Instagram终究只是国外的创业故事,希望中国能够通过推行的金融改革,带给创业者更多的物质奖励,那时候,我们也能开心的看到属于创业者和中国股民的创富神话。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