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食品安全:少谈些道德,多算算成本

  当年发现杠杆定律的阿基米德曾经豪情万丈的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现代社会加速进入物质时代后,这个支点似乎变成了金钱。在男性身高已经不靠海拔而靠钱包衡量的时候,有钱的款爷的确显得更伟岸了些,这时候再加上类似阿基米德那种什么都撑得起的气魄,多不上相的人也有了指点江山的霸气。这样的壮举随处可见,某游客想参观法门寺非访问区遭拒时,便扬言要买下来,撒了一地钞票;而相亲节目在被整治之前,也赤裸裸的充满了资源交换。让我们感觉到恐惧的是,金钱这个支点推动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在利润面前,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成了重大问题。

  固然,我们感慨这个社会人心不古、良心都可以标出价码。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士也都多从道德方面谴责不法商贩,要求从业者提高道德血液。但是,这些批评相对汹涌而来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显得如此苍白。我们知道,对一件事情发表评论是很容易的,只要会打字有网络就可以。但是,真正想去解决问题是需要费心劳力的。现在大多数管理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正如名嘴李承鹏在微博里的总结:我要喝健康奶,你在那儿谈道德;我想降价加薪,你在那儿谈道德;我说别穿爱玛仕,你在谈道德;我说取消特供,你还谈道德;我说把公车让给孩子,你继续谈道德……在真实的人类社会,一味只谈道德是懒惰和无用的。我们是市场经济,而西方经济学里的第一假设就是理性人:每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都自私自利,追求最大化利润,所以,我们需要少谈些道德,多算算成本。

  何谓成本?人们对于每件事情都有计算,如果违规只面临较少的处罚,对应的收益很高,这种事情傻子才不干呢!比如说著名的抄袭作家小四,版税赚了千万,抄袭的官司输掉赔偿原作者100万,从投资角度来说,就是低风险高收益。如果我们对于食品安全也类似于这种处罚力度,就等于变相鼓励更多人犯错。马克思教导言犹在耳:“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我们来看看国外对于食品安全的处理,就会发现我国更“仁慈”一些而外国总是“心狠手辣”:2008年日本企业生产毒大米(制造工业胶水的大米),社长上吊身亡,农林大臣引咎辞职;2010年葛兰素史克(GSK)掺假(使用三聚氰胺成分原材料),罚款4.5亿美元,亏损20亿美元。(引用于@微报纸,感谢)还有2010年的丰田车刹车事件,丰田高层对待中美消费者的态度就大不一样。是民族歧视么?我觉得倒不至于,更多的可能是在美国犯错的成本的代价更高。

  商家都是追求利润的,一件事情做与不做,成本是重要的原因,如果食品安全还是保持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管理环境,必定会屡禁不止。这时候,我们就算引用所有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批判,也都无济于事。

  (作者系平安集团企业培训师)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