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巴菲特“坦诚”的背后

  最近,巴菲特“坦诚”的告诉了大家一些事情,4月17日他在《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信中说:“本信是告知各位,我已被诊断患一期前列腺癌症。好消息是我的病情远不会危及生命,甚至不会显著影响身体机能。上周三我接受了诊断,周四做了CAT扫描和骨扫描,本周三做了核磁共振。这些检查均未显示身体其余部分患癌。” 消息一出,大家普遍觉得巴菲特很够意思,股神就是不一样,能配得上这名号的也只有他。其实,巴菲特一向如此,市面上有本书叫做《给股东的信》,相信各位读者看过之后也会有和我相同的感觉。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影响的,所以在赞扬巴菲特敢于公开的隐私的态度之后,我相信股神的所作所为,是个人品质使然,更是制度下的一种习惯和抉择。我们自然希望中国能有更多像巴菲特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和理性投资人,所以发达国家的某些完善制度是必须要学习的。而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如同农业种植,单纯的以为移植品种过来,而不重视土壤环境,就会产生“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现象。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证券监管并不害怕波动,也不担心风险问题,而最为在意的就是“三公“:公平、公开、公正,这一点上和我们的监管部门不谋而合。因为一项金融投资,风险和收益都是等量齐观的,害怕损失就去做保本投资,但同时也就放弃了求高回报的机会。而波动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周期学说,无不承认这一点。想要人为消除周期几乎不可能,即使政府施加了影响,也只可能把”发病“的时间往后延。所以,只要保证市场是公平、公开、公正的,股民暂时亏了钱没什么好抱怨的,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如巴菲特所言,拥有优质基因的企业必定脱颖而出,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而消亡的品类行业,并将随着投资者的离开而失去生命力。

  配合制度的是严格的法律执行,对于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的各项行为,证监会重拳打击,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爆发重大财务丑闻,分别受到严厉的惩罚。具体规定细致到比如一项影响公司的消息发布,在此之前某段时刻的交易都会认定为内幕交易,投资人需要拿出具体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不是因为提前获悉消息而获利的。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很多人被“逼“成了价值研究者,开始分析经济走势、市场环境、公司价值。所以,巴菲特才会在影响公司的重大事情上,选择坦诚公开,这样远远比等别人揭露出来影响小的多。

  当然任何市场都会有坏人存在,美国的各种弊案也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翻新。这是市场发展的代价之一。但是只要用心照顾到“三公“,让投资人充满信心,大家还是会把精力集中在价值投资上,相信中国也可以孕育出自己的受人尊敬的股神。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