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中的道理也广为流传。到了战国时期,齐国魏国龙虎相争,两位同门孙膑与庞涓的斗智又诞生了另外一个成语,因势利导。无论是上古神话,还是战国策,其实都在告诉我们管理中的重要道理:疏导胜于防堵。
说到食品安全,从地沟油开始的连续剧基本上没有消停过,近几年持续挑动中国人早就脆弱的神经,它们从最基本的生存角度打击了民众安全感。而各种因素汇集起来的对未来的担心,导致老百姓更愿意把钱存起来,以备医疗等不时之需。从一点上看,可以说食品安全也是内需不振的重要诱因。
针对食品安全,政府出台了很多重拳法律,罪责和刑罚都在逐渐升级。不过,在巨大的利润引诱之下,很多人依旧铤而走险,事件屡禁不止。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最早见诸报端的地沟油行业,在其他正规企业还没形成合理产业链的时候,他们早已梳理出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管理等完善的产业链条,我们不得不感慨,资本带来了丰富的创造能力,可惜,没有用在正道上。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单纯的市场调节有时候会失灵,所以我们会出现地沟油产业链这样完善的罪恶链条。这时候,需要依靠政府的调节才能恢复到最佳平衡状态。关于管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出台法律条文进行监管,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而第二种方式,通过经济干预或者利益导向进行疏导,让事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制定法律条文加强管理是相对容易的,但效果只有一时,人皆有自私自利之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通过经济的手段。
最近浙江省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5月28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草案)》审议结果报告。其中,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利用能源作物、餐厨废弃物生产的生物液体燃料,符合国家标准的,石油销售企业应当将其纳入燃料销售体系,按照国家和省核定的价格全额收购并及时、足额结算款项。通过国家掌握的石化企业,合理收购餐厅地沟油并且转化,这样的举措一旦审议通过,地沟油将变为可再生能源的原料,或者新型燃料,或者工业用油,实现变废为宝。
食品安全问题,在各国历史上都出现过,包括发达国家美国、日本,也都出现过滥用抗生素、地沟油的事件。发达国家的解决思路就是利益导向,成功将地沟油产业变成了环保能源产业。我们现在产生诸多食品安全隐患,重复了别人犯过的错,本身就很丢人了,如果再不参考治理的方式,岂非更是错上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