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一个假期降至,对于平日上班辛苦的白领们来说,可谓是一个放松休闲的机会。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一部分人青睐于睡觉,毕竟我们工作时间之长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难得的机会大家好好休整休整。另外一些闲不住的人开始策划旅游方案,天南海北的驰骋在祖国大地,其实这会是一场劳心劳力的过程。而且,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很多旅游景区呈现出相同的面貌,就连旅游的体验也基本雷同:吃喝、照相、购物、故居、寺庙、民俗展览,就这样一圈一圈的反复循环,难怪有人对中国的发展现状用“一千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来形容。
哲学之中关于人性的探讨,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生活在别处”,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喜欢羡慕别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想要见识了解到更多不同的东西,认为自己没有体验过的才更好。这种“在别处”的心情成为了旅行的核心动力,我们期待在另一个城市看到不一样的风光景色,但是充满视线的却是雷同的模式、景致,而且更加糟糕的是人造古迹。现在很多地方搞旅游产业,首先会翻开县志野史,寻找历史上与名人的交汇点,凑出来一些文化气息的东西。所以,我们出现了好几处成吉思汗陵,也有不少孙悟空故里、西门庆故居这样的啼笑皆非的产物。
讲到雷同,不得不牵连出山寨,如果当地刨根问底都没能找到与古人的联系该怎么办?旅游产业要不要发展?自然也有办法,通过山寨各地名胜、或者世界知名建筑,我们建造出一座“空中之城”。比如不少城市周边的欧式小镇主题旅游,在镇子里漫步,的确是一派欧洲情调,但是从围墙边看出去,就会发现我们仍旧身处茫茫田地的包围中、村庄的矮屋,零星的树木、电线杆或者还有几头牛羊,这一切恰到好处的把幻觉刺破,提醒游客到底身在何方。而且,这样的主题小镇似乎只具外形,一个个小屋里还是购物、KTV、桑拿、体育、电玩。一次游览遇到这些,我们还能称之为新奇,如果每次都会碰到这样的风景,也只有用荒诞才能形容了。
为什么旅游会如此雷同,大家好像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发令枪一响全部出动,而且方向步伐基本都一致。我想,在旅游产业方面,还是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子,一方面,旅游被誉为无烟产业,所以不管本地有没有条件,都想要创造各种条件吸引游客、带动本地的经济效应。另一个方面,对于如何吸引游客,我们容不得充分的时间去考证,或者等待自然选择,唯有行政力量大刀阔斧,迅速按照其他地方赚钱的模式自己复制。
把发展旅游作为硬指标、把尽快上马项目作为比赛,这一切都太急切太没有耐心了。于是,我们留下了诸多雷同的地方,到哪里仿佛都像是回家,这倒是应了一句话“宾至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