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面对各国失业骚乱 我们应“关闭”5种声音

法国的骚乱和许多国家的相关事件,正向维护社会安定提出诸多警醒。联想到国内的就业矛盾和贫富差别问题,笔者认为,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人士,有必要急需停止使用可能激化矛盾或引起对象群体不满的5种说法。

1、“就业已经市场化了,不要在给政府添难题了。”这类话笔者在地方组织的 研讨会上,不只一次听到过。这类提法有一定 的道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科学,在新的形势下,政府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包揽一切的就业安置,但就业关怀、就业促进、就业服务的职能非但不能放弃,反而必须强化,千方百计拓展就业空间,利用各项政策促进就业的任务尤其重要。即便一时难以作为,也不可以用市场化为借口淡化政府 的就业责任。

2、“企业经营不好,工人下岗,是你们自己 的事,干吗到这来闹。再闹,就以妨碍公务定罪”。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单纯 地看是与政府无关,可是只要有失业,就难免牵涉到多方面的法律关系,此外,对于国企来说,企业的困境除市场因素外,难免与人事制度有关,国企的领导是官方委任的,官方有责任尽可能地处理好遗留和善后问题。所以,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不宜随便使用不负责任 的刺激性冷酷提法。在这方面处理好的是多数,但激化矛盾的教训也相当深刻。

3、“大学生眼高手低,找不到工作是 无能的表现,干吗抱怨社会。”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确有不切实际的现象,也的确有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与教学体系和方法有关,也与年龄和阅历有关。但我们必须明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派遣的毕业生并不比现在的有能力,那时候毕业生总量少,到工作岗位后磨练的时间长。能力问题并没有在就业初期受到考验。当然,那时 的大学生职业心态稳定,现在急功近利多一些,选择多余积累。但这也不能都怪大学生,现在的企业本身就不是 稳定 的,加上用工制度是聘任的,同时,选择的机会至少在诱惑意义上大于过去。诸多因素造成了他们的浮躁和好高心理,甚至是因为不断放弃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此,社会和媒体要给与理解 和宽容,至少首先不要抱怨他们,应及时给予指导,允许他们在现实中调整,宽容和理解他们的一时抱怨。如此,才能避免这一群体的心理逆反。

4、“现在是扶强不扶弱,没有利润说啥都没用。”这样的提法有恨铁不成钢的鞭策意味,但在 社会广泛应用,就会有很大的负面效果。无论对企业还是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来说,会激发消极情绪。类似的提法,流传有十来年了,现在看它和中央的16届5中全会的精神不符合了。不 得不承认,过去的这种说法有过积极的意义,但它的损害作用实在不小,虚假的财务报表,大面积的重复建设,盲目的减员增效,因一时业绩而起用的干部,最终给改革 的深化和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对因历史原因和地域限制弱势企业和群体造成了心理伤害,甚至人为加大贫富和强弱间的差别,形成了诸多不 稳定的因素。

5、“不引进外资,企业的“冰棒”就会化在自己 的手里。”冰棒理论是经济学者们发明 的,对于打破观念和资本结构的传统束缚有益处,但在行政力量大面积推广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问题在于招商引资出现了庸俗化了,对国民心理造成很大 的阴影。事实上不是离开外资,中国 的企业不一定没有出路,燕京啤酒厂就是个好例子。盲目地把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其结果对科学发展观会有不 良影响的。苏州在 反思,南美在游行,“冰棒”理念值得反思,至少在宣传上应更谨慎些。

稳定是头等大事,就业是第一要务。当前应切记,不要用一种说法一种模式左右经济的发展,更要注意不要用偏激的说法刺激失业和弱势群体。16届5中全会的精神是及时和正确的,关键的是我们的各级组织和传媒机构要进一步抓好调整和落实,同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关注就业、关怀弱势群体 的风尚。民心重于泰山,弱势仍是多数。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