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的10大管理理念之精益企业

精益企业

在戴尔电脑公司(Dell Computer)最新式的OptiPlex工厂里,100台电脑服务器向传送带发出电子指令,加速把电脑部件传送到装配点。工人通过电脑屏幕来决定该安装什么样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接着,还是通过电脑指令把装配好的产品送到成品区,成品在那里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装箱,最后被运上送货卡车。戴尔公司的工厂几乎完全是由电脑网络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在戴尔的供应商与客户中也在逐渐普及。电脑软件代替了人工处理订单、联系供应商、购买零部件、安排产品组装、最后组织成品运输。一批几百台的电脑订货从生产、定制到发货只需短短8个小时。OptiPlex工厂里,部件的库存时间仅2个小时,成品的库存几乎为零。据eCompany杂志的说法,OptiPlex工厂充分体现了戴尔公司的宗旨:企业运营全部自动化;将公司运营系统与客户和供应商整合在一起;彻底消灭竞争对手。

同时,它也实实在在地展现了精益企业的运营模式。

精益企业并不仅仅指精益生产。它还要求企业具备世界一流的效率与生产力。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调查表明,由于中国国有企业运营机构臃肿而且必须提供各种社会服务,至少有1/3的国有企业员工是非生产人员

中国企业问题专家的意见

Jaume Ribera: 精益企业的概念始创于丰田公司(Toyota)大野耐一(Taiichi Ohno)实行的即时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概念,其核心是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及其它运营活动中彻底消灭浪费现象。这一经营理念现在已经在汽车工业中广为应用,但在其它行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仍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10年中,中国企业对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重视有加,而不太重视企业的内部运作。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外国企业。因此,中国企业的目标“显然”是尽快利用这种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制造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实现企业发展。

很快,中国企业将步其他国家企业的后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将竞争战略从低成本转向质量、灵活性和创新。因此,不用多久,中国企业就会认识到,精益企业不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必需的,而且对于面对产品质量、灵活性和客户满意度竞争的企业系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企业将以高效率的中外先进企业为榜样,分析各部门中每个单位的流程、寻找机会清除那些只增加成本而不能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的冗余环节。一句话,就是彻底杜绝浪费现象。浪费的形式多种多样:库存积压、停工待料、订单积压等待财务部门审批以及因质量问题返工等等,不一而足。寻找浪费、消除浪费,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们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类似尝试,现在开始用精益的眼光来分析企业流程,其效果更好。许多中国企业正是这种状况。它们将发现很多前所未见的改善良机。中国许多汽车制造企业,如上海通用和大众,由于吸取了外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已经很擅长于精益生产。一些较新的企业,如步步高,则完全是按照精益模式来设计的。

效率来自恰当的反馈

据Fast Company杂志报道,世界上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承包生产商Solectron Corp.的效率标准只有一个:信息反馈。准确地说,是不断收集恰当的反馈。

Solectron建立了一个系统,每周都会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估。公司的客户从5个方面做出评估:质量、反应速度、沟通、服务和技术支持。企业员工得到的评价不是“你的表现不错或不好”,而是“客户是这样反映的”。另外一个反馈系统是,所有一线经理每周都会收到每条生产线的盈亏结算报告。

你公司的一线经理能收到这样的盈亏报告吗?多久能看到一次?

创建精益企业的方法

一般人认为,精益企业就是简单地裁人。但这并非唯一选择。其它方式还有:

业务流程重组,虽然不再那么时髦,但对那些打算理顺运作流程的企业来说依然很有魅力。

彻底取消或关闭某些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生产线,不过先要明确哪些产品或业务活动实实在在增加价值,哪些不增加价值。

提高人员素质,即只保留高绩效员工。一些企业主张削减最差的那10%员工;另一些采取强硬态度的企业则主张裁减最差的20%。

通过并购进行整合。这里的重要目标不仅仅是获得经济效益,而是取得合适技能的合适人才。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