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CEO:六大法则挑个好“掌柜”

尽管国内职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职业管理者的环境也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但就目前民营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遭遇的瓶颈以及诸多管理和市场难题,确实已经无法继续依靠CEO个人的成功经验来解决,通过熟悉的朋友介绍、同类公司的挖墙脚或者猎头公司的中介,就成为民营企业CEO谋求职业管理者的几大手段,但究竟该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职业管理者呢?

  界定清楚自己的需求

  这个问题看似不难,但很多企业的CEO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譬如公司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都下降了,市场管理出现问题了,这看上去好像只要一个营销总监就可以了。但真实的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的,要仔细深挖下去,找到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确定是不是需要引进这么一个营销管理高手来解决企业的问题,也可能有些表面上的营销问题,其实是内部管理体系的混乱引起的。营销高手来了可能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考察对方人品及应聘目的

  人品绝对比专业能力更重要,这个问题无可非议!要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可以通过他(她)原先的工作单位及同事调查获得;同时还是要仔细查明对方看中你的是高薪水还是你这家企业的前途?或者CEO的个人魅力?是不是有其它的想法?有的职业管理者口头表达能力高于实际的工作技能,面试时故意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使选择者会作出错误的选择方向。

  查验对方的实际能力

  能力有多方面的,在弄清楚前两个问题之后,其实很容易查明对方的工作能力,譬如人力资源总监人选,除了专业学历以外,一定要调查他以前工作的单位领导和员工对他的评价,他本人在这方面的观点以及某些成功的案例。假如是营销总监人选,除了要看他的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以外,还要看他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跟上下级的沟通能力以及带队伍的能力。

  合适的权利范围和信任度

  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是许多CEO都懂的一个道理,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能按照我们理解的意思去做,如第一个案例中的CEO,因为过度的信任而把一家公司的全部权力交给管理者一个人掌握,导致其能力的局限而出现管理问题。所以,管理者上任以后,要明确他的职权利,规定他的管理范围,同时建立与CEO的定期沟通机制和汇报总结制度,使管理者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方向,也不至于完全失控。

  给予一定的配合与支持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职业管理者,往往会根据新的企业战略而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一家公司的改革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改革,一定会涉及一些公司的既得利益者,如公司元老或者与CEO一起创业的子弟兵们,这个时候就需要公司CEO的全面支持,竭力配合管理者把改革进行到底,树立管理者的职业威信,便于他更好地把公司的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给管理者一定的时间

  安徽一家炒货企业的CEO,对新上任的职业管理者有一个要求,希望能在三个月以内看到真正的业绩,这个苛刻的要求,使接连五任空降兵饮弹落马。作为一个外来的空降兵,他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了解企业内情和外部市场情况,同时新推出的改革措施和市场推广方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步步去落实,有时候一个方案从实施到产生真正的效益需要一个周期,长的甚至一年和两年,如果仅仅以三个月见效果为准绳,即便是管理奇才韦尔奇也会败走麦城,毕竟职业管理者不是神仙和魔术师。(闻道)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