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企业界人士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因为长期承受太大的压力,过渡的劳累,而使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这令人十分痛心。因为这些企业界人士是民族的栋梁,新时代最可受的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速率,企业违背这种速率突飞猛进是不现实的。不要迷信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一旦崩溃,则企业的生命系统则会崩溃。因此,我们应当遵从自然的指引和召唤。
一、信仰
企业界人士往往比其他领域的人,更有上进心,但往往由于竞争压力的缘故,总是不断地希望快速前进,唯恐落后。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渡的透支精力,往往会严重的损害自己的健康,使自己的生命系统处于崩溃的状态。需知:“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图不间断的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办法是遵从于“道”。遵从于“道”,则需从“信”开始。信什么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信是道源功德母”,具体一点说,就是要生起信仰,只有信仰才能给我们无穷的力量,为什么这样说呢?从现代物理学来看,这个先天地生是微观粒子,人们的“心识”也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个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心识”也是先人而生的,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心识”乃是人的天性,“人法地”乃“法”地之厚;“地法天”乃是“法”“天行健”;“天法道”乃是因为“道先天地生”,有什么样的“道”,就会有什么的“天”。“道法自然”,产生信仰,乃是最为自然的事。“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在从信仰所生的觉悟中,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信仰能够将我们带向未知世界,感悟到“道”的存在。海尔以“真诚到永远”为其文化的根,乃是闻“道”而行。
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遵从于“道”指引,我们需要做到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张瑞敏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海尔是海”,表达出了张瑞敏这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的胸襟:居下、包容,平等。做企业需凡事“居其下”,不因自己的强大而压迫他人,主动“居其下”其实就是平等待人。从“海尔”与“长虹”对比,可以看出来,“长虹”追求的是王者之气,其垄断彩管,借助自己的低价优势,杀气十足,据说“郑百文”的命运是有“长虹”的功劳。但是现在来看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海尔”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前100名),而“长虹”却在被美国反倾销。
不争的目的在于为企业贮存和保有强大的能量。
三、归根曰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一个人在劳累了一天后需要休息,并通过“静”的修养,来恢复生命的活力。一个企业组织也需要有休息期,通过休息期的“静”,来恢复组织的生命力。那么企业组织如何“静”呢?企业的发展需要守住自己的根,“权利”的根是“义务”,“权力”的根是“责任”,“回报”的根是“付出”。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这个“根”就是“私权神圣”。当一个企业在企业中以“私权神圣”为原则时自然能够归根。有根则企业能够生生不息。
四、知“道”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严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张瑞敏先生的座佑铭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出处即是上面的一断文字。可见海尔的强大是因为知“道”,自由的价值在于让人恢复理性,理性的恢复在于上人认识真理。对真理的追求需要“慎言”,“慎言”方能“敏行”。
五、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要求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即是“精进”。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作为企业的领导想要道法自然,当然要无为而治,成为“太上”。海尔的张瑞敏先生做到了这一点。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圣人难之,故终无难。”
如何无为而无不为呢?这需要领悟到“难”和“易”,海尔的“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则是“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海尔”的“国门之内无名牌”的观念,从欧、美、日等市场经济强国入手创建品牌。这便是“多易者,必多难。圣人难之,故终无难”。相对而言,“长虹”是怎样做的呢?长虹不能安于平淡,而是以产业报国而追求事功,通过在市场中展示其“王者之气”,而体现其存在的价值。“长虹”在创建国际品牌时,是从印尼、俄罗斯、中东等市场经济弱国下脚,故而现在是“多易者,必多难”。最容易的道路往往会越走越难,而艰难的道路往往会越走越轻松。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 张瑞敏“唯道是从”,已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这自然是以“王者之功”而自居者无法比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如何做到道法自然的“精进”呢?“曲则全”,这要求“宽容”;“枉则直”,这需要“正直”;“洼则盈”,这需要“平等”;“敝则新”这需要不断的创新,“少则得”这需要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多则惑”这需要“意思自治”,由博而约。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个“一”是什么呢?是竟耘金刚图(正义图)。“诚全而归之”,万事万物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归。
六、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人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没人疼,没人爱的民有企业(也不需要人疼人爱)无论怎样看都是“小国寡民”了。“市民法”制度是从最贫乏的土地上诞生的。比如:最早的克罗地岛,然后,雅典,威尼斯,荷兰,然后偏僻的英国,然后,新大陆美国,日本是资源贫乏的岛国,所以明治维新成功了。企业也是如此,越是资源缺乏的企业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大量民营企业成功和大量国有企业失败是最好的例子。
“使人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民有企业所依据的不是什么“什佰之器”,也不是什么“文治武功”的征战。帝王贵族的“舟舆”也无法在其间行使,“甲兵”也没有办法在其间运用。因为民有企业所做的是节俭型贸易,积累的是辛苦钱,所从事的都是贵族们无法从事的生意,不愿意从事的生意。
使人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所谓“结绳而用之”,乃是“化繁为简”,“极高明而道中庸”。既能够达到入“道”的境界,自然可以“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民有企业所依据的是“人若知道自己的权利,他将至善”的“知止而定”。即:在企业内稳固私权。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由于“私权稳固”,则能够“定分止争”,所以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虽然距离很近,但是能够和平共处,不会因利益的争斗(损失他人私权)而南征北战。
海尔的管理融合美国民主社会个人自由的创新制度管理,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和中国的君子(圣人)之学。其走在了当代管理的最前沿。
在海尔的管理中,提出了“负债经营理论”,即:每个员工,都是在经营自己的岗位,其用了多少企业的资源(对员工来说是负债),就需要为企业做出相应的贡献,其实质是将员工视为一个经营的主体。对应这一块,本书设计了成就钻石人生与之对应。
通过在员工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超越”,做到“道法自然”。“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通过在员工层面做细(竟耘人生),然后轻轻松松,高山流水般地在企业管理中实现“道法自然”。(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