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纽约时报》翻身脱困:享尽天时地利人和

  《纽约时报》董事长苏兹伯格曾经说过,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将航运公司改造为航空公司”。对于中国的报业同行来说,纸媒的处境和趋势与美国有何异同。我们痛惜如今报业“沧桑”的面孔,该如何发展,《纽约时报》的脱困经验也许可以学到些什么!

  腾讯科技报道,7月30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的《纽约时报》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营收达5.15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降至2.2亿美元,订户营收则持续上涨8.3%达到2.33亿——历史上第一次,纽约时报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广告主变成了订户——而这当中贡献最大的是电子版用户。截至第二季度末NYTimes.com已总共累积了53.2万的订户,较上一季增长了13%。业界惊呼: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传统媒体以后再也不必依赖广告。

  一定程度上来说,《纽约时报》的成功需要感谢以新闻集团为代表的先锋军。默多克曾说过,“传统的以广告资助的商业模式正在被淘汰,将来新闻机构必须提供能够让读者愿意付费阅读的高质量新闻内容。”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的转型成功也离不开美国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文化立法的国家,美国有包括《数字千年版权法》在内的严格法律来保护网络版权。正是有了这样的保护,纸媒的网络内容无法随意被转发,读者才会汇集到原网址访问。

  诞生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有着纯正的纸媒血统和无与伦比的不可复制性。它的内容和品质是公认的,这也让其成为了全美国在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月独立访问次数在3500万上下浮动,对它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刚需。

  对于《纽约时报》来说,只要自己庞大用户基数中那些绝对忠诚的用户肯为此买单,前途便是不可估量的。设想每月有1%的美国独立用户访问量选择付费的话,那就意味着约30万的纯数字订阅用户;2%则是这一数字的两倍,60万;3%就是90万,几乎是一个梦幻数字。如果以30万用户和每月20美元的平均价格计算,一年的数字发行收入约为7800万美元。如果按照60万用户计算,则会翻倍至1.56亿美元!

  对于潜在付费用户,《纽约时报》不会一开始就弹出付费信息,而是提供了每月20条的免费新闻阅读量,通过谷歌等搜索引擎进入的用户则可每天阅读5条。对于忠实读者,《纽约时报》则不定期推出"付费后第一周免费"、“五折订阅”等优惠活动来拉动电子版销量。而作为绝对重度用户的印刷版订阅者,他们可以免费获得电子版的阅读权,这份额外的价值会让他们觉得订阅印刷版物有所值,也进一步延缓了印刷版的衰退速度。

  老树开新花的《纽约时报》,数字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