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体育品牌营销费用巨大 业务却难见成效

2012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国内外的体育品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季”。在外敌压境、库存高企、关店潮的三重压力下,国内体育品牌也被迫各寻出路。

  来自广州日报的报道,尽管本土体育品牌业绩“跌入谷底”,但它们在广告宣传及推广上面还是很舍得花钱。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宣传推广费用占比日益突出,但是仍然收效甚微,并未对其业绩改善形成激励。

  年报数据显示,去年李宁将其收入的19%用于广告及市场推广,去年更是以10年约1亿美元的价格把韦德从耐克那里挖过来做代言人。安踏、361度也将总营业额的十分之一花在推广上。

  品牌带动业务难见效

  初步统计,六大体育品牌去年在宣传推广上的费用共计37.81亿元,占到全部总营业收入的12.8%。

  而且体育品牌纷纷签约的多是国际球星,且不论其在国内的知名度如何,与其不到一成的海外市场占比相比,不如说这是针对中国消费者采取的营销策略。

  但效果却并没有那么明显,昔日“排头兵”李宁公司全年巨亏近20亿元。匹克和361度则双双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降”,且净利降幅均超过三成。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他们而言,广告宣传的投入增加实属无奈,“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如果不做,其他品牌会纷纷参与赞助活动,无形中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竞争和压力。此外,一窝蜂去赞助的直接后果就是活动趋同化严重,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