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网络聊天工具微信周一(7月22日)早上发生大范围故障,引发公众议论和担心。分析人士指,中国互联网的特殊需求,加深了用户对微信和微博平台的重要性,但并非无可取代。
大量微信用户反映,22日早上7时许,该款网络聊天工具出现故障,包括信息发送、朋友圈、公众账号平台、网页版等功能皆被干扰。故障引起大量用户投诉,不少网民称因此与朋友失去联系。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机等多种终端上,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截至2013年1月,腾讯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
腾信微信团队9时30分发微博称,由于服务器基础网络故障,微信暂时可能出现收发问题,并笑称「我们正在玩命恢复中,请各位小主耐心等待」。至下午2时20分左右,微信团队在新浪微博上表示,故障已被排除,微信登陆和各项服务都已恢复正常。微信团队解释称,故障原因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挖断了网络光缆。腾讯公司没有透露与事故有关的其他细节,但有内地关注IT产业的媒体称,光缆断裂发生在腾讯上海机房。
微信平台故障也引发不少讨论。众趣社会化媒体管理平台创始人张锐通过其新浪微博发问,「微信不在了,手机QQ或者其他工具可以迅速的填补这个空白,但若微博不在了,谁来填补这个空白?」
对此,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傅景华认为,微博在中国颇为特别,短期内难被其他平台取代。「可以反问下自己,如果你想发布一条会被过百万人看到的信息,你会选择哪个平台?微博无疑是首选。」
内地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也发文称,微博的评论回复机制,极大地借鉴了中国的网络论坛文化,有非常强的巨量贴效应,即非常少的大号聚集了大部分的流量。
但中国互联网观察人士、独立媒体人温云超表示,即使没有微博,人们发布分享信息的需求仍然强劲,市场上自然会出现微博的替代性产品。
温分析,中国互联网的管制,或使这类产品在中国被普遍使用。该类产品的优势在于政府无法审查,但仍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如信息的完全存储索引、响应速度或身份的验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