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跟我说用户习惯是无法颠覆的,对比淘宝上线时的光景和如今双十一的疯狂。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即使曾与“伟大”一词挂钩的Nokia如今也只是明日黄花。在我看来,习惯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产品应在文化背景、人体机能、“自我”的心理方面应顺应用户习惯
科技圈近段时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气氛:每当一个充满想法的公司将一件颠覆性的、或有所修改的产品呈现于世时,总会迎来来自同行劈头盖脸的嘲笑声、异议声。当然,我们无法保证说一件产品面世时周边全是鲜花与掌声。但是,笔者疑惑的是那些异议者的理由——他们反对的原因竟大多是说因为产品没有顺应用户习惯。 “顺应用户习惯”几乎成为目前互联网产品设计时的标配口号,但我不得不说,片面地去追求这样的目标是一种非常偷懒的行为,甚至会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种消极文化。 不顺应用户习惯就是不符常规逻辑吗? 按照互动百科对“习惯”一词的解释,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很多持“顺应用户习惯”之说者因此亦认为,在产品中不要轻易改变用户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方式。可悲哀的是,反对者的声音往往会陷入一个完全的对立面,以居高临下的气势——如果不是顺应用户习惯的,那就完全是有悖于用户习惯和常规逻辑的产品。 在我看来,很多持此说法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则在于——规避产品冒险行为带来的损失及革命用户习惯带来的各种人、物、财代价。 千万别跟我说用户习惯是无法颠覆的。10年前淘宝上线时,很多人嗤之以鼻:“没法在线试衣服,傻十三才会买吧。” 而今看到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时,很多人都沉默了;在看看今天烂大街的微信吧,海底捞近日试水微信支付的行为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将要颠覆红极一时的O2O模式?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即使曾与“伟大”一词挂钩的Nokia如今也只是明日黄花。在我看来,习惯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产品应在文化背景、人体机能、“自我”的心理方面应顺应用户习惯,在此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革命”领域: 比如,未成熟的机能。像左右手的习惯。这个不是你打娘胎里一出生就拥有的习惯,需要通过反复使用外加父母的矫正,你才会定型。做产品可以去不断挖掘这些未成熟的机能。 再比如,未跟得上时代、技术方面导致的妥协。前段日子,好多人在热议一款没有显示屏的智能秤——Latin,按照传统衡器的一贯做法,我也无法想象当人们站在秤上面无法看到自己体重的场景。而当同PICOOC内部人士交流后,他们提供了一组数据: 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约34次,使用频繁者查看手机的频率更是高达每6.5分钟1次,手机已经是每个人的新“器官”。 所以,我瞬间理解了“无屏”设计的缘由了。倘若能利用顺应大时代的新技术、新知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为何还要守着老祖先的功劳簿玩伤怀、玩恋旧呢? 除非,你懒得动脑、懒得执行。 革命用户习惯有多难? 过去真正伟大的消费者科技公司都有一个相同之处:他们能创造习惯。但你能想象这样的主动行为带来的艰难“后果”。 因为如果对用户习惯进行改变,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适应、引导、改变。一个革命性的产品进入市场,首先需要用户去适应这样有差异性的产品;其次,还要引导用户以产品开发者期望的方式使用产品,这是一个重要的铺垫过程;最后,成功引导用户以达到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目的。这三个阶段应避免本末倒置的情况出现,同时不应对基本需求的实现产生影响。 “苹果系”的风靡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而言,早期的智能手机市场并不大,所以乔布斯当年在介绍iPhone的时候是有铺垫的,他把它称为一个大屏可触摸的iPod加上一个Phone再加上一个互联网沟通物件,也就是说,iPhone的颠覆性革命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包括iPod也不是没有铺垫,它的铺垫就是——MP3播放器比随身磁带机CD机更值得拥有。 与其这么耗时地培养用户习惯,大多数科技公司还是宁可选择见效快的方式。成本也低啊。就这么等着开拓者之后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稳定了,拿着现成的零部件自定义一个软件UI,总比革新一项设计、一项技术省钱吧? 这样的跟风后果你懂的,不仅仅是一窝蜂的同质化后果,甚至让人贻笑大方。前几天,笔者在数码城试玩了某大品牌的一款Pad,当我看到设计在横屏模式底部的Home键时,瞬间石化了。抄袭者可能只是知道“葫芦画瓢”地抄袭苹果的Home键设计,却不能理解为何将Home键设计在竖屏模式底部的设计。至于苹果方的设计原因,查查知乎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最准确的做法——尊重用户习惯 在用户与服务商的这场博弈关系中,我认为最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尊重用户习惯。请注意我所言的“尊重”一词,就像黎万强之前剖析小米手机与其它手机产品的不同——不是给用户下跪、不是让用户下跪,而是与用户一起玩。“尊重”一词更多地是强调一种平等,并体现出一点主动的苗头了。 好的,我承认,在这个愈加浮躁的商业社会里,能够照顾他人感受又坚持己见的做法已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