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均主义被打破,各行业工资和收入格局发生了新变化。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2016年城镇年均工资是元,三十几年间,工资的涨幅达到了88倍。与此同时,许多“金饭碗”掉价成了“土饭碗”,也有不少曾经的“土饭碗”逆袭成了“香饽饽”。
1980年代
出租车司机、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人的梦想。“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出租车司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家庄老司机老刘说,“八大员”、“十大员”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对热门的驾驶员、售票员、邮递员等职业的统称。
在上世纪80年代,汽车是奢侈品,司机更是牛气冲天。老刘说他的一个司机朋友“每天把车往石家庄的纪念碑那儿一停,来人了就拉,没人就歇着,没几年就戴上大金项链了。”半路出家转行跑出租的老刘也过了一把瘾:“开出租一个月赚两三千很轻松,其他工作一家子也就七八百的收入吧。”
“万元户”是上世纪80年代特有的名词,大体由个体户、私营业主和企业承包者构成。“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的顺口溜。《中国青年报》当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年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曲折反复中转型,社会各个阶层的地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在这个呼唤启蒙的特殊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跃而起。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喊做“臭老九”,是被斗争、被打倒的对象,可以讲是人人唾弃。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文化、艺术有关的工作却成为了热捧的职业,诗人、作家、教师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
柳州高中教师苏志君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是很有诱惑力的。一是比较稳定,二是从收入很不错,在当时应该是处于平均中等以上的水平,三是教师的门槛相对比较公平,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成就。
当年许多学生中考的第一志愿填的都是中等师范学校,高中毕业以后,进入师范院校的也特别多。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老师的话就是权威,所以教师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老师就没有那么风光了,即使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也有很多人选择不当老师了。
1990年代
改革开放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又出现另一番景象。凭票供应的时代结束,物资开始丰富,分配物资可以不再靠批条子和走后门,人们对金钱的追逐也不再遮遮掩掩。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于是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纷纷放弃原来行当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也就是我们讲的“下海”。
韦燕娟就是当年“下海”大军中的一员。1985年,韦燕娟进入了市里头一家效益不错的事业单位上班,工作很稳定,她自己也做得顺风顺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受到当时“下海潮”的影响,加上自己从小就接触了点生意,韦燕娟就离开单位投身商界。韦燕娟说,当时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下海”的。曾经出来的时候,亲戚长辈朋友都会骂她,说你们年轻人什么后果都不考虑。
不过,在那个物资相对还不丰富的年代,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经营食品的韦燕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从最早的食品加工做到食品批发,从八九十平方米的门面做到四五百平方米的店铺。她说,以前我们做生意确实是很容易赚钱,只要勤劳一点、稍微多想一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他们需求什么,我们基本上就能生产什么,达到我们想要的盈利结果。
随着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经商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韦燕娟做了近30年生意,也遇到过各种挫折和重创。但是因为自己喜欢销售,就一直坚持了下来。“下海”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商人也成为了热门职业。
也在这一时期,我国已经“坚定了开放决心”,外国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当时外企的中国员工拿到的绝对算高薪。在1992-1995年期间,中国的城市职工收入是美国普通人月收入的1/50-1/40,而在中国的外企执行的是母国的工资标准。蛇口著名的港资凯达玩具厂一个普通的女工,月工资可以挣到300元以上,另外再加上各种福利,以至于有了“娶女就娶凯达妹”的说法。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薪酬和工作前景成了人们求职时的首选。最热门的职业也由此变成了外企、机关、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海关、税务等行业。赵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欧洲企业,之后又陆续待过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美国一家名声赫赫的大型跨国企业,最后成为了高管之一。赵安说:“上世纪90年代,外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一下让很多年轻人折服。当时同学聚会时,很有面子。”
其实,对于当时的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有这样的心理:“看到外国人十分兴奋,学这么久的英语,从来没和外国人说过话,看到他们对我说‘hello’,特别激动。”而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以其母公司的强大实力以及成熟的公司文化,也让这些刚进门的年轻人,一下看到了一种清新、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价值观。从个人行为看,在外企工作的人,言谈举止都和很多普通企业的人不一样。然而,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最初的高额薪水、优厚福利,已不是这些已走上管理层的中年人最看重的东西了。竞争越来越强、压力越来越大,和年轻的海归学生一起竞争,连英语都比不过他们。
近年来,过去待遇较差的民营企业,如今发展越来越好,有能力提供高待遇,那些“国字头”、“中字头”的行业老大更是有着令人羡慕的好福利。而更关键的是,在外企即使是管理层,他的绩效考核指标完不成,第一年可能还能解释一下,第二年就肯定辞退,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因此很多外企高管会跳槽到国企,为养老谋得一份保障。外企的光环正在被日益崛起的民营企业以及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央企所遮盖。
2000年代
改革开放至今,老百姓(603883,股吧)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科技的高速发展了,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让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成为了IT行业的黄金创业期。IT的中文名称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领域。在那个时期涌现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四大门户网站以及阿里巴巴成为了互联网业界的领头羊,像张朝阳等IT精英也成为了蛮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IT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非常的“高大上”。大家印象里IT人士都是硅谷、中关村(000931,股吧)里头的一帮精英,他们聚集在一起倒腾出一些改变人们生活、工作的高科技产品。从此,年轻人开始纷纷投身火热的IT业。
IT兴起之初,电脑游戏和电脑科技吸引力许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可是一旦进入IT行业就没有那么好玩了。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他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工作压力巨大。这些工作者每天经常对着电脑就是十几个小时,慢慢地,人们心目中“高大上”的IT人士就变成了与世隔绝、不修边幅的“IT民工”、“宅男”。
不过,IT宅男也因为他们的认真、专一,在婚恋市场上很受女孩欢迎。而到了今天,正是因为IT工作者的钻研和努力,推动了科技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社会转型,“公务员”渐渐成为当前最热门词汇。上世纪50年代,国家干部一般都是内招的,但是后来“干部”向“公务员”转变,广大老百姓也可以应考了,所以这个职业在经历了市场化时期的一段冷遇后,一年年升温。在社会竞争增大、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公务员是无数青年人眼中的“香饽饽”,“编制情结”始终是不可忽略的优势所在。
在许多百姓心中,公务员在古代就是吃皇粮的人,不用看天吃饭,不管年景怎么样,工资都是一样发。当了公务员就意味着以后有机会当领导,当了领导就是升官了,升官了就能发财,不像做买卖的,今天赚了,说不定明天就赔得倾家荡产。
对于上世纪50年代生人来说,他们那一代人完全是从“单位”里生“单位”里长的,在他们的时代,所有有工作的人,都在单位里,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包分配去当公务员或者国企员工;在他们的辞典里,没有单位等于没有工作,他们对“单位”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不安,所以,当孩子找工作时,挤破头也想“吃上公粮”。
据统计,2009年有超过105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公务员考试更称之为“国考”;到2011年,竞争比例最高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竟达到3000∶1以上。尽管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务员还是成为了当时最热门的职业。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公务员热”的原因,83.3%的人认为是“工作稳定,医疗、养老有保障”。
2010年代
近年来,金融和IT行业的丰厚收入,带动了各高校相关专业的火爆,更让每年的应届毕业生趋之若鹜,毕业生起薪最高的接近两万元每月,“秒杀”众多在职上班族。在2016年,年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14777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204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1.81倍。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三大类行业依次为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每年,北京复兴门的金融街(000402,股吧)都在吸收着海外归来以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高材生,到证券公司投行部去,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最大梦想之一。
历史发展到今天,一些旧的职业消失了,新的职业像雨后春笋般涌出。比如现在移动终端发展得如火如荼,也诞生了一些与此相关的职业,微商就是其中的典型。目前专职从事微商的群体以家庭主妇居多,梁子就是其中一位。
梁子的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梁子一个人在家要带孩子不能去上班,但是又不甘心自己一个人在家就这样围着孩子转,后来就在朋友的引荐下开始在微信上卖东西。从微商的客户变成自己做微商,梁子从事这个职业也有一年了。她说,微商大约在2012年左右兴起的,那时候只要在微信朋友圈刷刷屏,东西就很容易卖出去。但是后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一些“三无”产品滥竽充数,微商遭受了不少质疑。后来就发现身边的那些朋友亲人悄悄地把她删掉了拉黑了,发现的时候心里特别的沮丧,确实受到很大打击。
近几年经过市场的洗礼,微商所卖的产品也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微商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了专门的团队管理,变得越来越职业化。因为门槛低和时间自由,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从事微商的人也在慢慢增加。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