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不对称世界的生存智慧

在不对称的世界里,个体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无奈日益复杂,个人和企业都随着世界的需要选择一种更系统的思维方式管理自己,赢得竞争,获得生存。

我们在生活当中会碰到许许多多不对称的信息,比如说你会使用电话,但是你并不知道电话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种不对称对我们来说是良性的、必要的,因为如果什么信息都需要知道,那么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但是一些信息的不对称对我们来说却是导致不公平的根源。比如说讨价还价,买方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吃亏;比如说你去一个景点旅游,大门的门票需要150元,但是你进去之后却发现有许多景点不含在150元里面,你还需要另外付费;再比如,4S店说给汽车提供两年免费保养,可是当你到4S店保养车的时候,他们告诉你,免费保养只能使用最低级的机油,可能无法很好地保护你爱车的发动机,建议你用更好的合成机油。你是否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更可恶的是,4S店告诉你可以免费洗车,当你周末开着车去洗的时候,他们告诉你免费洗车的时间仅限于周一到周五,周末不免费。难道你会在上班时间去洗车吗?当你去看医生的时候,你无法知道医生让你做的各种检查是否有必要,也无法知道医生开的各种药是否有必要、各种各样药的搭配组合是否合理、药价是否合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你付出了许多代价,你会陷入深深的无奈。

我们生来就面临着一个不对称的现实世界,要处理不对称问题,第一,在信息不完整的前提下,或者说来不及收集足够的信息,只有少量信息的前提下,该如何快速判断?第二,在经验不足的前提下,或者说自己没有处理此类问题经验的前提下,该如何处理问题?第三,在信任不足或者人脉不足的前提下,该如何影响别人和推进问题的解决?

第一种思维,生态系统思维:求名者得名,求利者得利

把一个人放在一个更大的组织里,通过分析各种组织关系来分析这个人,你能够找到最能影响这个人的组织人物;把一个零部件放在一个功能系统里,你会发现这个零部件发生的问题也许是其他零部件的问题导致的。就如同身体是一个综合系统,肝发生毛病会影响唾液的分泌、食欲,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说来还只是系统的思维,要把系统看成是一个从小规模变化为大规模的系统,那就是生态系统。比如沙漠和热带雨林相比,热带雨林是一个更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用生态系统思维来看刘邦和项羽争霸,可知刘邦的生态系统比项羽的生态系统更加强大。

没有人比张良更能运筹帷幄,没有人比韩信更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有人比萧何更懂得安抚百姓和供给钱粮……还有许多没有列举出来的杰出人才,都加入了刘邦的生态系统。

为什么他们能够加入到刘邦的生态系统呢?简单地说,就是刘邦能够团结更多的力量。当项羽坑杀秦兵时,刘邦能够优待俘虏;当项羽火烧秦宫时,刘邦能够约束士兵,善待百姓;当项羽傲视天下英雄,也不把韩信放在眼里的时候,刘邦能够礼贤下士,和一帮豪杰称兄道弟……能够建立庞大生态系统的人,胸有乾坤,犹如热带雨林胜过沙漠,依靠肥厚的土壤和充足的雨水,所有动物都能找到足够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资源,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即使一时受到挫折,也能以星星之火之势燎原。

再看苹果,早期的苹果是一个封闭的发烧友世界,而后乔布斯回归,建立了iTunes-iPod的音乐娱乐生态系统,把无数的音乐消费者和无数的艺术工作者纳入到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来,并且通过这个音乐生态系统的延伸,通过App

Store帮助iPhone攻城掠地,把成百上千的程序开发者和数以千万的消费者联系起来,一举改变了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但是苹果的封闭基因随着乔布斯的逝去又死灰复燃,许多高端人士开始抛弃苹果手机加入到安卓阵营,开放的安卓生态系统生成了更有活力、更有创意、更好的用户体验解决方案。谷歌与苹果的争霸就像刘邦和项羽的争霸,现在暂时不可论断谁最后胜出,还是得看谁构建的生态系统更有活力。

构建生态系统的思维,说句大白话,就是看谁能够理解人性的需求本质,谁更能够满足每一个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让求名者得名、求利者得利,甚至让投机者求得更大的机会。倘若无名无利、无机可投,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就是缺乏活力的。

在不对称的信息世界里,更要善于从各种渠道(最好是三类不同性质的渠道)收集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利用信息内在的系统关联性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要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然后在系统的制约依存中发现简单的解决办法。

邓小平就非常善于把控全局,他会阅读15个种类的报纸信息,会从机要秘书和身边亲人那里获得信息,会从国家机构渠道获得信息,会从国际友人那里获得信息,而且还会亲自到现场去获得信息,然后从各种各样的信息反馈中把握系统全局,从中分析系统的制约因素,一旦找到系统的制约因素,就会全力以赴去突破。正因为我们有幸拥有这样的一位领导人,才构建出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生态社会系统。

回到4S店的问题,你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要用三个以上的渠道去手机系统的信息,第一,亲自到现场去看看;第二,可以上网查询其他老客户的反馈;第三,还可以对服务条款进行思考和观察。在上述3个信息渠道下,4S店基本无法隐瞒其真实的服务水平。

第二种思维,抽象思维:寻求水一样的力量

把一滴水放入大海里思考,从一片森林中认识每一棵树,我们只是一个庞大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零件而已,我们还需要一种思维——抽象思维,即形而上的本能。

比如说Kindle电子书,先不看其形,而是用心体会它和iPad的区别,你会发现,Kindle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安静地读书,同时用电子墨水技术保护眼睛,而iPad的定位是娱乐,用各种消费信息技术(例如游戏、社交等)来粘住你。

抛开繁杂的表象洞察内部简单的本质,好用的方法就是比喻,它使抽象的思维并不抽象。语言大师告诉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老虎、兔子、羊、狼的本质,你也可以看到人类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动物界的生态系统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也有狼群和羊群的本质。而动物界也有各种类似人类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协调动物之间的行为,只是更加单纯而已,而人类会披上虚伪的道德伪装来掩饰自己真实的意图。

每天开车的时候,我都会不自然地变成所谓的路怒族。你会发现不自觉生气的各种来由:有人突然从你车前拐弯,让你紧急刹车;有的出租车突然就在你的前方停下来;道路上随时都会冒出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有逆行的车辆,也有慢慢行驶给你添堵的车辆;没有监控时还会有车辆闯红灯的现象发生……也有可能会因为一点剐蹭而导致整条道路塞车;或者本来排队可以快速通过的分叉路口,由于人们并排抢道而使车辆慢如蜗牛;本来可以快速通过的道路上却加了一个不合理的超速监控;还有你添堵我也给你添堵的相互报复行为……总之你能想到的不合理、不如意的各种情况在中国的道路上都有。

这些各种各样的行为其实是水的行为,水的本质就是灵活,水可以克服各种各样的乱象。如果治理得当,水是清水;治理不当,水就是浑水,死水一潭也有可能。香港、东京这些人口密度更大的城市为什么反而交通不堵塞?其实除了城市交通设计水平低之外,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不太在意城市人群的心理,也没什么动力去构建良性的城市文化。

当使用抽象思维时,你会发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水的后退有时是一种迂回前进的方式,水的停留是在积蓄一种宁静的力量……对此,最好的解释当然是兵法,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诸葛亮七擒孟获如此,红军长征亦如此。

使用抽象思维,其实是在生态系统之外灵动起来,把问题看清楚。开车经过长长的隧道时,你会因环境压抑而感到疲劳,但是我们没法花费巨大的成本来提升隧道的高度,只能把隧道顶部涂成黑色,让驾驶者感觉那是黑色的天空,于是就少了压顶的感觉。这就可以解释前面的第二个问题了,没有人会对所有问题都有经验,当遇到问题时,定义问题的本质就是关键。

第三种思维,逆向创新思维:事中诸葛的验证过程

逆向创新思维,是用行为来代替思考的一种身体力行的思维方式。人不可能成为事前诸葛,而事后诸葛又太迟,唯有在事中想法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地挑战和颠覆我们过去的习惯,才有可能摆脱过去的影响,真正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人类倾向于一种本能,大体是当无法用理性逻辑来解释一个问题时,都倾向于神化这个问题。比如,当无法解释风雨雷电现象时,就认为有风神、雨神、雷神,以阻止大脑无穷无尽的疑问和恐慌,并且有着自我安慰的功能。

当我们无法用逻辑来说明一个人神奇的成功时,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来看,这意味着有什么环节被我们遗漏了,因为只有一个常识:人不是神。

逆向创新思维为什么是艺术的?

首先,逆向创新思维脱离了条条框框和经验的约束,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种试验、一种概念的验证。

比如,诺基亚捆绑Windows

Phone之时,未来也是处在一无所知的验证过程中,质疑和批评更是一度达到高潮。但如今诺基亚已经稳居最畅销Windows

Phone的地位,约占80%的市场份额。相较于在Android市场三星一家独大,Windows

Phone保证了诺基亚与竞争白热化的Android市场绝缘开来,从而使得自己在由苹果和三星垄断的市场中存活下来。

其次,还需要一点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气概,需要有一点脱离现实,设计一种建设性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方法来验证这个假设。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就是如此。既然你们都不相信地球是圆的,那么,如果我就一直往一个方向旅行,最终能够回到原地,你们再不相信地球是圆的那就没有办法了。许多人都是在事实面前不得不相信的事后诸葛。

逆向创新思维的目的,是平衡看待不对称的世界。正像《人物志》所说,要考察一个人的长处,就要先考察这个人的短处。如果你认为这个人不太会表达,不会说好话、表达能力差是这个人的短处,那么说不定这个人的长处是善于动手和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就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人的长处和短处。

此外,则是去平衡这个不对称的世界,从而平衡我们的心情。比如说:用语言伤害你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他一眼,他认为你瞧不起他,而对你用语言暴力来发泄他的不满。对此你是让矛盾升级,还是忍气吞声?逆向来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多一点慈悲,少一点仇恨,甚至在他身上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就会顿悟。

因此,通过逆向创新思维,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的第三个问题:在信任不足或者人脉不足的前提下,该如何影响别人和推进问题的解决?

比如人力资源总监经常会设计一个薪酬方案,然后向大家说明,试图说服大家信任自己,但是结果却发现困难重重。怎么办?那就在设计薪酬方案的过程中把不成熟的方案抛出来,让大家开放性地参与进来,汇集各种反馈意见,然后修改设计多方的“合理方案”,满足整体最优原则,这样就不用再去说服大家了。逆向创新思维,实际上是一条效率更高、更加民主的决策路径。

通过打破条条框框,通过对支离破碎的信息独立思考,通过从复杂多变的世界重新回到内心自由自在的心境,在骨感残酷、无底线竞争的现实世界里寻找冷静的思维方式和宁静的力量,这是在当前日益不对称和不平衡的世界里生存的有效方式和智慧。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