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总监才拿五万,真是太惭愧了

人们总是渴望成功、渴望寻求通往成功的捷径。

《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曾经把这一人人想掌握的点石成金术浓缩成了「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于是,时间成了演讲家口中的朋友,渴望成功者的敌人。但是,这一理论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你走了一万小时的步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又诞生一位竞走冠军;你玩过一万小时的游戏,同样也不意味着就具备参加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的资格;甚至,你刷了一万小时的朋友圈,也难以成为人际关系学大师。

一万小时定律发挥作用,受诸多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限制:首先这一万小时必须是高度专注的刻意练习;其次,这种联系需要有高水准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及时纠错;最后,永远不要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做白日梦。

即便满足了上述条件,完成了一万以上小时的训练,并不必然迈入专家的门槛。练习的时间,只是成为某个领域专业大师的条件之一。并非所有国际象棋大师都经过了一万小时的训练,国外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师练习了超过二万多小时,而有的仅仅练习了三千小时。

但是,为什么一度有那么多人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呢?

感谢一万小时定律,它满足了谣言、鸡汤、成功学——所有社会上流行的普遍偏见和误解所具备的因素:

因素一:简单。一个概念或者理论,要向拥有病毒般的传播速度,并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最关重要的是要简单、通俗,利于理解,最好像某白金广告一样告诉用户这东西是送给谁的、还要像《月亮之上》一样朗朗上口,一定不能复杂,一定不能两面提示。二战时,纳粹主义在德国的传播比自由主义快速得多,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纳粹主义的血统论的简单粗暴。

因素二:相关。渴望健康、成功、被需要,是人类的天性。当你看到这句话——「成功的态度最重要,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人生。」是不是有一种正能量满满的感觉?没错,这句话的主人奥格·曼狄诺,一生创造了18部作品,总销量超过三千万册,但主题只有一个:与读者分享获得成功和财富的最大秘诀。他的那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相信曾经陪伴了北漂们许多个晚上。

一万小时定律恰好满足了这两个因素,你只要练习一万小时(精准、简单)、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成功、财富)。

最近几天,被刷屏月薪五万助理的段子,正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变种。

这位助理的老板,告诉读者,因为细心、勤奋、跟对了人,她成为了月薪五万的助理。这是多么励志啊。要知道,作为全国城市中人均薪酬最高的北京,2016年人均月工资不过7086元(北京统计局数据)。

这篇文章反复暗示,你的年薪只有人家月薪一样多,核心秘密就在于两个字——勤奋,它巧妙地提醒你还不够勤奋,同时又知心姐姐般给出了掏心窝子的人生指南。

如果你被这篇鸡汤感动得热泪盈眶,加入内容创业的大军,很快就会被冰冷的现实所激醒:

新榜在2017年所作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超过80%的自媒体月收入不足万元,70%左右的收入不足5000元,约有50%的自媒体人日均工作超过了8小时,许多自媒体似乎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这时候,你再去回忆那个月薪四万助理的段子时,就会重视那篇文章的末尾的反转,这位助理其实早已荣升内容总监,而且还是被老板钦定为全国第二懂新媒体的总监,但月薪才五万,是不是会有种天花板砸下来的感觉?

内容创业的艰辛跃然屏上。是的,是鸡汤而不是生活欺骗了你,但还请你读一读普希金的这首诗: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会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