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职场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动机

职场上要想提高动机,必须要先找到自己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了解我们问题的根源,这需要询问一些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因为我们的直觉经常错误。也许我们大吃大喝垃圾食品,或狂看YouTube影片,并不是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乐趣,而是因为有较深层的问题在困扰我们。我们停下吃到一半的晚餐去接手机,真正的原因也许不是我们沉迷于手机,而是我们沉迷于工作。

一旦我们找出原因,接下来的挑战就是要推动改变。如果我们认为所遭遇到的情况超出我们的控制,可能就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感到无能为力而放弃。在这种时候,找替罪羔羊对我们有好处。用这种方式将我们的愤怒与焦虑的矛头指向无形的「他们」,那些对我们不利的力量似乎就变得比较具体,让我们觉得更有力量去对抗他们。

最近有几项研究发现,我们对自己行动能力的看法,和我们坚持到底的作为之间,有很强的关联。例如,为了确定人们觉得自己对香烟、药物或酒的渴望有多大的自制力,研究人员进行一项名为「渴求信念问卷」(Craving Beliefs Questionnaire, CBQ)的标准调查。这项评量根据参与者的药物选择作了修改,其中的一些陈述包括:「一旦开始出现渴求的感觉……我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渴求「比我的意志力更强」。人们如何评价这些陈述,可让研究人员知道,他们面对诱惑时感到有力量或无能为力的程度。较低的分数显示受测者自认较有控制力,较高的分数则显示受测者自认受到药物控制。

2010年《药物滥用治疗》期刊(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刊登了对安非他命使用者的研究,结论是,CBQ分数低的人较有可能保持清醒;一段时日后得分下降的参与者(显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觉得自己较有力量),戒除的可能性提高了。2014年发布的一项吸烟者研究,发现类似的结果:戒烟后最有可能再犯的吸烟者,是自认无力抗拒的那些人。

这个逻辑就是,如果我们自认无能为力,就不会努力去避免失败;这个逻辑并不令人意外,但成效惊人。在《酒类与毒品研究期刊》(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上发表的一项2015年研究发现,自认无力对抗酒瘾的人,再次喝酒的可能性大得多。无能为力的信念,会决定某人是否会在治疗后故态复萌,威力不下于成瘾性(physical dependency,或译生理依赖性)。

找个替罪羔羊,除了可让我们感觉较强大之外,也可利用我们的本能,去抵抗威胁到我们的自由与自主的事物,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抗拒」( reactance,或称阻抗)。例如,若上司对你进行巨细靡遗的管理,并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告诉你该怎么做,你的感觉可能很恶劣,并决定反其道而行,「反抗他的权威」。找替罪羔羊的做法运用抗拒心理的力量,以达到有效益的目的。如果我们觉得某人或某事正在合谋对付我们,我们较有可能更努力证明他们是错误的。

诱导出抗拒心理,已成功地用于公共卫生领域,例如反吸烟的「真相」运动,诉求的是桀骜不驯的高中生(他们几乎对每个人都有抗拒心理)。真相运动没有呈现吸烟的长远后果,如肺气肿与黑色的肺,它没有呈现吸烟的可怕影响,而是把烟草业描绘成一群狡诈的坏蛋。在一个广告中,积极行动派人士试图把一个标示为「测谎机」的箱子送到一家烟草公司的总部,但很快就被轰出来。在另一个广告中,卡通人物在派对上大喊「那是陷阱!」来阻挠人们吸烟。

我们可以应用相同方法,谨慎找代罪羔羊来提高我们自己的动机。如果我们想像有一股势力正在对付我们,我们较有可能变得热切抗拒我们面对的诱惑,并且更努力去达成我们的目标。

当然,实际上只是我们在对抗自己。但若是我们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不妨去找一个明确的敌人来反抗,像是不希望你留下一块饼干在碟子上的「他们」,或不希望你回去写电子邮件的「他们」,有了敌人,就可帮助我们唤起成功所需的坚毅韧性。即使在现实中,「他们」存在我们每人的内心中。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